劉東陽
1 發展無公害蔬菜的必要性、優點及其前景
1.1 必要性
(1)發展無公害蔬菜是蔬菜安全消費的重要保障。發展無公害蔬菜,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滿足人們綠色消費的需要;可以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可以樹立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生產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2)發展無公害蔬菜,可有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我國國際形象。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條件優良、生產過程全程質量控制、產品無污染、安全、優質等特點,對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蔬菜商品的競爭力等有著重要作用。(3)發展無公害蔬菜有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具有較強的市場發展前景。不僅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產業化建設,還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雙贏”事業。
1.2 無公害蔬菜栽培發展的優點及發展前景
無公害蔬菜對環境條件、栽培技術、貯藏、包裝、銷售等較嚴格的規定,可促使蔬菜生產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品牌化。無公害蔬菜栽培的發展,推動了生物化肥和生物農藥的施用,保護了天敵,恢復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開發無公害蔬菜栽培,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蔬菜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利于促進城鄉經濟的全面發展。發展無公害蔬菜栽培,以其品質高、無污染等優點而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前景十分廣闊。
2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2.1 選擇生產基地
發展無公害蔬菜,要搞好生產基地選擇,生產基地生態條件良好,是確保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要求。生產無公害蔬菜地塊周圍應無污染源,要遠離醫院、垃圾場所和主要交通要道的無公害污染源區域,保護空氣和灌溉水清潔。基地菜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結構性好的地塊,并符合土壤環境質量的規定。
2.2 選擇品種。要選用優良品種。即根據不同季節選擇適宜本地種植、高產優質、抗逆性強、抗病蟲的品種。如土質肥沃的田塊應選擇耐肥、喜肥品種,低洼地應選擇耐澇性好的品種。所選品種要適應市場的需求。
2.3 培育無病蟲壯苗。育苗床土應做到無病菌、無蟲、無雜草籽,床土應富含有機質,營養齊全,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對床土應采用合理的方法消毒。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嚴格篩選和處理,對種子消毒最好采用溫湯浸種等物理方法進行消毒,用化學物質處理種子時一定要合理用藥,以控制種傳病害,促使苗齊、苗壯。春冬季育苗可選用電熱溫床育苗,苗期要嚴格控制環境條件,加強苗期病蟲害的防冶,培育壯苗。
2.4 合理輪作。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及時清除枯葉、殘株及四周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茬口要做到合理安排,實行輪作倒茬,并適當調整播期,盡量避開病蟲害發生高峰期。
2.5 先進的栽培技術。在栽培過程中要加強對環境的控制,創造有利于蔬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如選用無土栽培、地膜覆蓋、嫁接栽培等技術。溫棚室生產注意加強通風透光,春冬季要預防低溫高濕,應用溫棚室增溫、保溫技術,在高溫多雨季節采用遮陽網技術進行降溫。
2.6 施肥技術。要做到合理施肥,測土配方施肥,一是選用腐熟的廄肥、堆肥、沼肥等有機肥為主,輔以礦質化學肥料。禁止使用垃圾肥料。二是嚴格控氮增磷、鉀等技術措施,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減輕病蟲危害,減少農藥使用。
2.7 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是無公害蔬菜生產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要優先使用農業、物理以及生物措施,科學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進行防治。
(1)農業防治。根據蔬菜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其所需條件,通過選用抗病蟲品種、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輪作等一套農業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減輕病蟲害為害。
(2)物理防治。通過創造不利于病蟲發生但有利于或無礙于蔬菜生長的生態條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種較理想的無公害防治方法。如利用害蟲的趨避性進行驅趕或誘殺,如采用銀灰色膜避蚜和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利用性誘劑、糖醋誘殺煙青蟲、小菜蛾等害蟲。利用黑光燈誘殺地老虎、甘蘭夜蛾等害蟲。利用溫湯浸種殺死種子攜帶的部分病菌和蟲卵,利用太陽能高溫消毒和冬季低溫殺滅病菌蟲卵。利用頻震殺蟲燈誘殺成蟲,減少卵量,壓低蟲源基數。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謝產物來控制有害動植物種群、有害微生物或減輕其危害程度的方法。利用害蟲的天敵和生物農藥達到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的目的。①微生物防治,如利用蘇云金桿菌(Bt)等微生物殺蟲。②利用昆蟲的天敵防治,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的利用。 ③利用植物源農藥防治,如苦參、煙堿、雙素堿等植物源農藥防治多種害蟲。④利用農用抗菌素防治,如使用井崗霉素等農用抗菌素防治病害。
(4)化學防治。無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農藥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病害流行、蟲害爆發時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蟲為害,又要減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一是蔬菜上使用的化學農藥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二是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限、適合期限防治,對癥下藥。三是要根據病蟲的消長規律,準確選擇施藥時間,提高防效;四是根據田間病蟲的分布狀況,準確選擇施藥方式、劑量和次數,禁止盲目加大農藥的濃度和用量;五是看天氣施藥。一般應在無風的晴天進行,氣溫對藥效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要看天氣靈活施用農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