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愛華
一直以來,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科學研究以及農業教育被稱為促進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同樣農業技術推廣也是農業科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作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一個專業領域,對于宣傳以及貫徹國家農業政策,逐步引導農民使用現代生產工具,以及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幾年中,通過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基層農業機械推廣體系出現了逐漸弱化的現象,即在推廣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開展以及基層農業經濟的發展。
1 基層農業機械推廣體工作的重要性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近些年,農業機械推廣助推了農業現代化飛速發展,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農業生產力,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產量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因此,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再現代農業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農業機械推廣的多元化發展,有助于提高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同時也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從更深層次來看,農業機械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農村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2 基層農業機械推廣體系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農業機構推廣設施不完善。農業機械推廣機構沒有明確的法律界限,各種農技協會沒有明確地位,資金少,實力弱,覆蓋面小;鄉鎮農業機械推廣機構進度參差不齊,沒有統一模式,缺少系統規劃;對農技服務站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基層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
2.2 農村農業機械推廣的架構不夠完善,存在專業人員少、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積極性不高等一系列的問題。另外,基層推廣工作條件艱苦,工資待遇水平不太高,很難留得住比較優秀的、具有專業技術的農業推廣人員。而且還存在這樣的現象,推廣人員為了推廣而推廣,只從自己主觀想法出發并不考慮農民實際生產時的需求。
2.3 農業機械推廣模式比較單一。當下,很多地方的推廣方式還是比較傳統和陳舊的,往往存在走形式的現象,不能很好地將農業機械的技術推廣,和現實的農業生產相結合,這種推廣方式形式大于內容。這種推廣方式,沒有和農村現有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如果處置不當的話,還可能造成農村環境的破壞、浪費資源等一系列的問題。
2.4 農民接觸新事物的能力低。一些相對偏遠地區,尤其是經濟發展差的村莊,交通閉塞、信息欠發達,給推廣工作的展開增加了困難。從整體看,農民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對基層農業機械的推廣也比較不利。農民往往思想落后,對新型的農業機械不是特別感興趣。再加上農民缺少農業現代化的思想意識,就造成了一些問題比較難溝通、遇到問題難解決的情況。對于新型農業技術,大多數農民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無法與實際生產情況相結合。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農業機械推廣,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障礙。
3 實現我國農業機械推廣體系運行機制的創新的策略研究
3.1 由政府主導,完善推廣體系。在基層農業機械推廣過程中,作為農業機械市、縣一級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機械推廣計劃,對農業機械推廣部分們的人員安排,要進行科學地分配和管理,從而確保分工清晰、各司其職。對基層的農業機械推廣站、推廣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崗位責任制,做到權責分明,進而將基層的農業推廣工作落到實處。
3.2 加大基層農業機械推廣的財政投入。在基層進行農業機械的推廣工作,離不開財政的支持,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增強財政職能作用,使基層農業機械推廣所學的各種軟件、硬件設施得到及時的更新。同時加大基層農業機械技術服務站的經費投入,對從事基層一線的農業機械推廣人員進行適當的補助,提高其進行農業推廣的積極性。
3.3 重視推廣人員的隊伍建設。加大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的隊伍建設,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的選拔,建立其一支具有較強專業素質修養的專業化推廣隊伍,從而在根本上對工作效率進行提高,同時進行定期培訓、定期考核,提高基層推廣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3.4 做好基層的宣傳工作。一方面農業機械的更新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另一方面許多農民已經習慣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故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機械在基層農村的推廣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要想使建立真正完善的基層農業機械推廣體系就必須從農民的思想上進行改變,讓其深刻認識到農村機械化生產的強大生產力,并且也自愿的加入到到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