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成祥
犢牛處在牛生長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犢牛的成活率對養牛行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犢牛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在犢牛養殖過程中應該要加強養殖技術管理,為犢牛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舒適清潔的生活環境,提高犢牛成活率。本文對犢牛養殖技術要點進行分析與探討。
1 加強初生犢牛的護理
犢牛出生之后的及時護理是提高犢牛成活率的重要途徑,當犢牛出生之后,要立即將其口鼻中的粘液清除,方便犢牛呼吸,并且吮吸母乳。如果不及時擦除口鼻中的粘液,導致犢牛吸入粘液假死,則需要進行應急處理,將犢牛兩后肢提起,倒出咽喉部的羊水,然后將口鼻中的粘液清除干凈,再對其進行人工呼吸,直到犢牛可以自主呼吸為止。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犢牛的臍帶沒有自然扯斷,則應該要人工剪斷臍帶。為了防止犢牛出生之后受涼,要盡快將犢牛身體擦干。由于犢牛的機體免疫力較低,對外界環境沒適應能力,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所以必須首先讓犢牛食用母乳,等到犢牛生長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將其放入牛舍中飼養。
2 食物管理
2.1 注重犢牛哺乳期的飼養管理。犢牛應該使用母乳,通過母乳喂養可以提高犢牛的抵抗力。犢牛出生2周后可以使用哺乳器進行喂奶,目的是為了讓乳汁能夠流入犢牛的真胃,確保其吸收乳汁營養,如果采用奶桶進行喂奶,很可能會導致犢牛食管閉合,乳汁溢入前胃,由于犢牛的前胃技能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很容易引起異常發酵,嚴重時還會導致犢牛死亡。因此當犢牛出生大約4~5周之后再采用奶桶喂奶。
2.2 添加其他的營養物質。母乳雖然可以滿足犢牛對蛋白質的需求,但是由于母乳中的維生素C、鐵質含量較少,能量不足,因此不能滿足犢牛生長過程中的全面營養需求。在喂母乳的時候還需要添加其他的飼料,適當添加一些植物性飼料,可以提高犢牛對營養的吸收水平。當犢牛出生一周之后,可以在飼槽內添加優質干草供其采食,兩周之后可以添加精料,不僅可以滿足犢牛的營養需求,還能鍛煉犢牛的消化器官,提高犢牛對粗飼料和精飼料的適應性,為早日斷奶打下良好基礎。飼料的供給要充足、連續不斷,但是也不能太多。另外,喂養過程中要對飼料質量進行控制,嚴禁霉變飼料進入養牛場,同時,在喂養的過程中要確保飲水充足,冬季一般喂食溫水,夏季則主要喂食冷水,水源要做到潔凈健康,防止由于食物不健康對犢牛生長帶來影響。
3 加強牛舍管理
當犢牛生長到3~4周之后可以將其放入牛舍中單獨飼養,由于犢牛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弱,所以干凈、清潔的環境是犢牛養殖的基礎,也是提高犢牛成活率的關鍵,在養殖過程中為了確保犢牛的生活環境滿足養殖要求,必須要對養殖環境進行有效的控制。隨著甘肅省和政縣養牛規模不斷擴大,在規模化養牛場中,要科學合理地布置養牛場,為犢牛設置專門的養殖區域,確保規模化養牛場管理有序,有助于對各種疾病的傳播進行控制。犢牛的圈舍應該要溫暖、舒適、清潔,由于和政縣冬季氣溫較低,所以可以將犢牛舍建在避風向陽的地方,牛舍中采用鋼筋、水泥、木條等制作成漏縫板塊,適宜糞尿從漏縫中漏到地面。此外,在犢牛養殖過程中要對牛舍環境進行控制,確保牛舍環境清潔、干凈,從而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將犢牛放入犢牛圈舍的時候,必須要確保牛舍已經消毒完成,減少牛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率。犢牛群不能太過密集,并且要做好牛舍的通風、驅蟲工作,必須要對牛舍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控制,濕度不能太高,溫度不能太低,適宜犢牛生活的溫度為20~25℃,空氣濕度控制在70%左右為宜,太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各種疾病。
4 犢牛常見疾病的防治措施
在犢牛養殖過程中,由于其抵抗力弱,所以很容易感染疾病,要及時對各種常見疾病進行預防。
4.1 臍帶炎。在剪斷犢牛臍帶的時候沒有及時做好消毒工作,或者由于產房衛生條件不合格,會導致犢牛感染臍帶炎。對此,犢牛剪斷臍帶的時候要嚴格消毒,一般在距離犢牛腹部約5cm處剪斷臍帶,剪斷之后要立即使用10%碘酊在剪斷臍帶的地方浸泡一分鐘,并且做好護理工作。對于剪斷臍帶的工具要進行消毒之后才可以使用。對于已經患有臍帶炎的犢牛,可以采用抗生素對其進行封閉治療,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出現膿腫,則要進行手術排膿,防止引發其他病癥,排膿之后還要進行消毒,涂抹消炎藥物。
4.2 下痢。由于初乳喂養量不足,受到輪狀病毒、冠狀病毒、沙門氏桿菌等細菌病毒的感染,很容易導致犢牛出現下痢,臨床表現為犢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升高、排便呈水樣。在部分犢牛的糞便中還混有未經消化的凝乳塊及血液、粘液等。對下痢進行預防,主要通過保溫以及飼養管理,為犢牛提供清潔的生活環境,如果已經感染下痢,則可以采取藥物藥物結合補液的治療方法,一般選抗菌素、抗毒素類藥物,并且要適當減少喂奶量,減少犢牛的腸胃負擔。
4.3 支氣管肺炎。如果妊娠期母牛的營養不良,缺乏主要的營養物質,則會導致犢牛的體質較差,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弱。加上牛舍的環境潮濕、通風不良,引起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是犢牛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支氣管肺炎會導致犢牛體溫升高、精神萎靡,而且呼吸困難、咳嗽,一般呈急性癥狀,嚴重時還能導致其死亡。對支氣管肺炎進行預防主要從改善飼養環境,通風保暖方面著手,如果發現犢牛感染支氣管肺炎,則要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可以繼續補液。
綜上所述,犢牛養殖是養牛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由于犢牛的體質較弱,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差,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不斷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犢牛的免疫力,防止各種疾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