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天
1、關鍵人物老王
這是一場百年難遇的大雪,清水村被厚厚的大雪覆蓋著。

電子設備廠廠長趙大發打掃廠房上的積雪時,一不小心從十幾米高的房頂上滑了下來,小腿摔斷了。他老婆想開車送他到鎮醫院治療,可是路上的積雪兩尺多厚,車子根本沒辦法開,雖然只有十幾里路,卻好像遠隔重洋。他打手機給村主任,讓他廣播一下,叫村民們來幫忙鏟雪。村主任廣播了十幾遍,沒有一個人出來。
趙廠長的小腿腫得像大腿一樣粗,鉆心地痛。他又打手機給村主任,只要來參加掃雪的,每人付兩百元勞務費。可是無論村主任在廣播里怎么動員,村民們就像約好似的,誰也沒有出來。
連痛帶氣,趙廠長的臉快成綠色了。他不甘心地問:“難道就沒有辦法了?這雪要是下個不停,我就在家等死嗎?”
村主任在電話里說:“趙哥,辦法倒有一個,只怕你拉不下臉來。”趙廠長急忙說:“都什么時候了,你還磨磨蹭蹭,命重要還是臉重要?快說,什么辦法?”村主任說:“有一個人能叫動村民。”“誰?”“老王。”
趙廠長一下子愣在那里。
說起這個老王,趙廠長就頭疼。
事情還得從前年說起。趙大發打算在家鄉辦一個電子設備廠,所有手續辦好后,卻在村主任老王這里卡了殼,他不肯在批地的手續上簽字。因為老王在趙大發工廠基建的圖紙里沒有找到污水處理的地方,也就是說,趙大發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對污水進行環保處理。趙大發求老王高抬貴手,因為資金比較緊張,等賺到錢后再購買污水處理設備,并送了老王1萬元紅包,承諾以后幫清水村村委會造一棟辦公樓。老王拒絕了他。后來鄉長打電話幫趙大發說情,老王也置之不理。剛好到了村主任換屆選舉,趙大發花錢在上面活動,并花錢買通唱票員,暗箱操作,把好哥們小馬弄上了村主任的位置。
小馬當上村主任后,要風給風,要雨給雨,順利地幫趙大發辦起了工廠。盡管老王不斷地找上級部門反映情況,但都被上面壓了下來。
趙大發聽說老王能叫動村民,想一想有道理。老王是清水村的老村主任了,從20歲當到50歲,差不多當了一輩子村主任。雖然現在老王不是村主任了,但他在村民心中的威信不減,村民們遇到不平的事,都愿意找老王評理。老王平時說話比村主任小馬還管用。
自從老王下臺后,趙大發就沒正經和老王說過話,兩人就像貓和老鼠,碰上后,一個想逃,一個就追。老王從沒放棄過要趙大發對工廠的污水進行環保處理,只要一見到趙大發,就不依不饒地提這事,而趙大發總是盡量躲著老王,看見老王就繞道走。今天卻要開口求幫忙老王,趙大發別提心里有多別扭。但別扭歸別扭,命比一切都重要。趙大發只好放低姿態,撥通了老王家的電話,沒想到老王爽快地答應了。
一會兒,村廣播里響起了老王的聲音,“老少爺們兒,大家都聽好了,我是老王,聽到廣播后馬上到電子設備廠門前的大馬路上去,我有話講。”村民們陸陸續續都來了,有50多人。老王也拖著一把鐵鍬,鐵鍬上蹲著小孫子。
老王把頭伸進車里,看了看趙大發的傷勢,那腿像注了水似的,腫得快成紫色了。老王說:“鄉親們都來了,不過我有一個條件。”趙大發心里格登一下,來者不善,看來老王又要提污水處理那檔子事了。
誰知老王說:“我要吃魚。”
2、金錢不是萬能的
老王說要吃魚,把所有人都弄愣了。這都啥時候了,還要吃魚。所有人都猜不透老王的悶葫蘆里到底裝的什么藥?
趙大發知道這老頭脾氣強,說一不二,他既然要吃魚,姑且順著他,就對他老婆說:“去,冰箱里有魚,煎一盤,順帶拿瓶茅臺。”老王忙搖搖手說:“我要吃清水河里的魚。”
清水河里的魚?
清水河里的魚味美肉嫩,一家做魚,香飄全村,那可真叫鮮。清水村的人們都愛吃清水河里的魚,可是清水河里的魚再也吃不到了,它的鮮美如今只能留在村民們的記憶里了。自從趙大發的電子設備廠的污水流進清水河后,清水河就成了臭水河,不要說魚,就是河兩旁的草都枯死了。
村主任小馬訕笑著說:“王叔,你這不是說笑嗎?清水河里早沒有魚了,上哪里弄魚去?”老王大聲說:“清水河里為什么沒有魚了?你就沒有責任嗎?清水村之所以叫清水村,是因為有一條清水河,清水河之所以叫清水河,是因為河水清澈透底,魚蝦滿河。想當年,我小時候和你爸爸在河水里嬉戲,度過多少清涼的夏天,留下多少美好回憶。他如果在世,看到清水河現在的樣子,肯定會拿起荊條狠抽你的屁股!可如今,我那讀小學的孫子,放暑假只能在家看電視了。”
其實趙大發和小馬小時候沒少在清水河里嬉玩,他們快樂的童年記憶也多半與清水河有關。每到黃昏,清水河旁蹲滿了洗衣的婦女,老人們牽牛喝水,小孩們在河里嬉戲,簡直就是一幅動人的農家生活圖畫。
老王說:“你如果答應進行污水處理,老少爺們兒立即動手鏟雪。”趙大發有一些動氣了,語氣生硬地說:“我要是不答應呢?”老王也不客氣地說:“你就自己想辦法去醫院吧。”趙大發激動地說:“你這是趁人之危!見死不救,不是清水村的民風。”老王也激動地說:“清水村的民風早已被你給污染了!”
趙大發激動地從車里鉆出來,一個趔趄,小馬急忙上前扶住。趙大發忍住疼,揚起頭揮手大聲說:“你們聽著,凡是參加鏟雪的,每人1000元!”
村民們誰也沒動。
趙大發又吼出一句:“每人5000!”
老王的小孫子奶聲奶氣地大聲說:“我們不要錢,我們要清清的河水,要綠色家園。”
老王拍了拍孫子的頭說:“你連我這小孫子也不如。你既然可以出20多萬叫人鏟雪,為什么不愿意對污水進行處理呢?”頓了頓,老王語重心長地說:“大發啊,你不能把你的成功建立在犧牲我們家園的基礎上,你也是清水村的人啊,你不能給清水村后代留下被損壞了的生態環境哪,你不能留下身后罵名哪,你不能做清水村的敗家子呀!”endprint
趙大發看時間也不早了,腿也越來越疼,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無奈地說:“好吧,春節過后就買污水處理設備。”
老王說:“拿紙筆來,簽環保協議。”
趙大發只想早點到醫院,至于所謂的簽環保協議,他根本沒當回事,春節過后買污水處理設備的話,也只是權宜之計。
3、人間自有真情在
鄉親們匆匆地鏟著雪。大雪仍然在飛舞,落在車上,落在鄉親們的身上,落在漫山遍野之間。鄉親們鏟出一段路,趙大發的老婆就開進一段路。
趙大發斜躺在車上,看著鄉親們忙碌的身影,心里不禁有很多感慨。這些都是他土生土長的鄉親,前幾年,大家相見,彼此都熱情地打招呼,自從他辦了工廠以后,他們都冷眼相待,形同陌路,甚至寧愿多跑幾百里路也不許家人到他的工廠打工。趙大發忽然醒悟到,清水村的鄉親們其實心里是恨他的!
經過鄉親們的奮戰,終于到了醫院。醫院建在斜坡上,有20多級臺階,只能抬趙大發上去。有人到醫院拿來簡易擔架,大家把趙大發放到擔架上。老王要在前面抬,趙大發不同意,老王一大把年紀了,怎能叫他抬呢?可老王堅持要抬,大家都不讓。
老王動情地說:“這擔架我抬定了。說實話,大發是我看著長大的,我和他爹是老哥們,今天不應該用這種方式來逼他就范。我這心里充滿歉意,你們讓我抬,只當我給大發道個歉。”趙大發也動情地說:“王叔,你不要過意不去,是我不對在先,我心里根本沒有怪你!”
在老王的一再堅持下,大家才讓他抬。20多級臺階雖然不長,但是是下雪天,很滑,趙大發又是一個大胖子,老王抬起來很是吃力,一步一顫。趙大發看著老王被雪花濕潤的黑白相間的頭發,是那樣的眼熟,仿佛就是他的父親!趙大發眼前浮現出一件往事,那是20年前的事,他媽媽剛過世不久,他傷心過度,發起高燒,他父親剛好不在,老王的兒子是他同學,老王聽兒子說趙大發病了,馬上背著他走了十幾里路送到醫院。趙大發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他聞到了老王身上熟悉的味道,那是并沒有遺失的清水村的民風,一種中國農村老百姓身上獨有的質樸的愛!趙大發眼睛濕潤了,他在心里暗暗拿定主意,一出院就兌現諾言,馬上購買污水處理設備。
突然,老王腳下一滑,跪在地上,一塊堅石戳破了棉褲,有血從里面滲出,染紅了白雪,像一朵在風雪中怒放的臘梅。大家急忙扶起他,老王一步一拐地堅持把趙大發送到了急診室。
趙大發緊緊握著老王的雙手:“王叔,我不但要處理工廠放出的污水,還要治理清水河,還鄉親們清清的河水。”老王也緊緊回握著趙大發的雙手:“太好了,清水村的老少爺們兒會從心底感謝你的!”
站在外面的鄉親們都綻開了笑臉,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