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改革更是日新月異,“大數據”概念的提出為科技信息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如何利用好已有的數據資源來提高其自身服務水平是圖書館服務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以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所擁有的數據資源為基礎結合現行圖書館服務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為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服務;發展創新
1 引言
科技的發展使得諸如“云計算”,“大數據”等一些新名詞逐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信息設備的普及使得人民日?;顒又挟a生的各種數據都都有可能被記錄,進一步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中的信息做出一些分析以得到有用的結果,這種復雜的數據就是大數據。大數據中隱藏的信息收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有些國家甚至將大數據的開發運用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圖書館擁有眾多的數據資源,如何利用好這些數據資源去挖掘、分析以及識別日常讀者隱藏的一些結構化、本結構化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預測用戶的需求,從而達到圖書館服務與用戶之間的完美結合成為了圖書館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
2 現代圖書館服務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2.1 服務方式落后
目前來說,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中主要存在以下兩種情況,即借閱和外借。圖書館在實際的開放時間內,其借閱以及外借的期限和服務方式都有一定規范和標準,但是在實際情況下,用戶需求與圖書館資源以及服務之間都存在一些出入。在規定的時間內,由于時間與服務水平之間的有限使得實際的服務質量存在不足。同時,目前大部分圖書館的信息更新的較為緩慢使得圖書的館藏與用戶的需求也存在差距,其自身服務與信息化發展不匹配,實際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都較低。
2.2 服務觀念落后
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中都是以“書”為主題,所有的一切服務活動都圍繞“書”開展,包括圖書的采集、編目以及流通等等,并沒有完全認識到圖書館讀者的重要性,因此服務中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方式。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人民的理念以及認識在不斷地變化,而傳統的以書為核心的服務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其服務方式與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嚴重不匹配。
2.3 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低
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是圖書館的整個服務過程的核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基本都圍繞書的采集、編目以及流通展開,在讀者信息服務方面往往無法滿足讀者實際需求,因此實際服務質量也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現今大部分圖書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跟不上當前信息科技發展速度造成的。而結果往往就是網絡信息技術缺乏,文獻搜集整理采用傳統方式,工作效率低,對用戶需求信息把握不夠等。
3 圖書館服務在大數據時代下影響與挑戰
3.1 圖書館安全問題
網絡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其中所隱藏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數字化圖書館概念的提出就使得圖書館自身信息資源以及所擁有用戶的信息資源都是以不同形式的數據存儲在特定的服務器中,如果該服務器的安全系統遭受攻擊,很有可能造成圖書館固有信息以及用戶信息資源的丟失,甚至還會被盜用在不法行為上。這種以數據形式的破壞與以往圖書館破壞方式完全不同,往往在毫無預知信息的情況下造成圖書館信息的丟失,例如黑客攻擊、安全系統漏洞或者計算機木馬病毒等都是圖書館信息安全所需要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國的信息安全法規建設剛起步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諸多不完善等,這也是圖書館安全問題的一大隱患。
3.2 圖書館資源問題
網絡時代使得大量有用或者無用的信息在網上公開,其公開性以及龐大性導致可以利用的紙質資源越來越少,雖然網上資源的增加可以使得紙質資源在質量控制上存在優勢,但是數字圖書館的開展使得圖書館在資源的發布上面存在不確定性因素,例如大量的冗余信息造成圖書館服務器存儲設備空間的浪費。在網絡資源共享上,由于平臺或者軟硬件的問題而導致網絡資源重復建設造成大量浪費的現象層出不窮。例如現在各大高校都開始建設自己的數字化圖書館,但是目前各個高校之間信息交流問題導致共享的平臺不夠完善,大量資源一直的重復建設,而校外用戶卻不能享受這些資源,造成資源的浪費。
3.3 圖書館營銷模式的轉變
大數據這些固有的信息以及其隱藏的理念意味著將會改變目前的IT架構,作為擁有眾多數據資源的圖書館在這一時代也將會產生巨大變化,首當其沖就是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圖書館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自身館藏資源、服務質量或者建筑舒適度等之間的競爭,其圖書館自身數據保有量以及對這些數據資源的挖掘分析能力將成為圖書館未來競爭的關鍵。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以及戰略規劃依賴于對其自身數據資源的分析和預測。例如可以利用這些數據資源對圖書館用戶的借閱習慣、消費模式以及活動軌跡等等信息進行分析,可以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模式以及服務方式提供預測信息。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不僅可以了解現有用戶享受的服務還可以數據中暗藏的信息去挖掘圖書館與用戶服務之間的未知信息來分析現有行為并預測未知行為,可以幫助圖書館找到更好的服務模式來應對大數據時代數字化圖書換的挑戰。
4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方向
4.1 深化知識服務
在大數據世代下,必須要借助數據挖掘的技術來實現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深化。借助大數據的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些統計計算,而是深入挖掘數據內部隱藏的信息,需要借助一些先進的分布式系統架構軟件來實現。如何利用好圖書館歷史累積以及現在及未來即將存儲的大量數據,并通過分析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潛在價值,將成為政府機構以及企業科研單位首要重視的問題。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圖書館的核心能力將由傳統意義上的館藏能力轉變為利用數據資源為用戶創造更有價值的知識以及服務能力上,圖書館的服務將會發展到以“知識”為核心的服務以及咨詢方面,并作為圖書工作一個全新的生長點。從現階段我國的圖書館服務內容以及形式上來看,還處于以參考咨詢、查詢借閱、信息咨詢等等信息的收集和提供為主的初級階段,對于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并再次基礎上提供信息的趨勢預測、分析以及決策等基于專業技術的知識咨詢的服務模式將會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方向。endprint
4.2 個性化以及針對性的圖書館服務
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個性化以及針對性的圖書館服務也將會是未來數字化圖書館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想實現個性化以及針對性的服務首先就是要增強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現階段大部分圖書館在閱推廣工作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可持續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問題更為嚴重。相關統計資料表明,亞馬遜根據其相關數據資料分析得出,有效的圖書推薦活動使得最終銷售量增加30%以上。而且大部分調查者表示,之所以去閱讀某本書都是基于推薦的結果。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圖書館也可以根據其歷史數據對用戶借閱、書籍出版以及社交網評、發展情況等等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一些共性,并了解特定時間內特定群體的信息需求以及閱讀關注點等,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做出針對性的推廣活動。這樣的推廣不僅僅開展了面上的推廣也包括了點對點的推廣。其次,要想實現個性化以及針對性的圖書館服務要增加社區圖書館以及個體流動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大量數據表明我國圖書館的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利用水平。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大原因就是圖書館離用戶距離太遠造成的。合適的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可以大大提高其利用水平增加利用率。社區圖書館以及流動的圖書館由于其獨特的性質可以在用戶之間活動,是親近用戶的一個有效載體,擴大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性因素。但是我國目前社區以及流動圖書館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務水平都不太理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社區圖書館、流動圖書館沒有根據用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分派圖書,及時更新書籍?,F階段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把我特定時間特定群體的資源需求,并判斷其所需圖書服務,準確掌握服務的時間、內容、形式和地點等。大大提高圖書的利用率,揮圖書館的作用。
4.3 智能化的圖書館服務
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將會對信息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對應的其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也會隨之增長。首先從圖書館自身來講,通過智能化的數據收集、存儲以及分析工作可以大大節省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人力物力,除此之外還能解決諸如海量數據的抓取、關鍵詞篩選等等人工無法實現的工作。其次,從圖書館的載體及用戶方面來講,智能化的服務內容以及手段使得用戶可以更為方便快捷的獲取所需信息。而且用戶的社交、生活等等半結構的個體信息數據也會提高圖書館的智能化服務水平以及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5 總結
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服務上,同時圖書館服務也是其價值和意義所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海量的數據資源為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以及動力,在此背景下,圖書館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在把握形式的基礎上利用其自身擁有的海量數據,提升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世芳.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服務創新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7(4).
[2]廖葵莉.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服務創新與發展的探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37(5).
[3]鄒春.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體系創新初探[J].現代交際,2017(1):174-175.
作者簡介
華曉鳴(1980-),男,上海南匯,上海市黃浦區圖書館,流通二部副主任(助理館員),圖書館服務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