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微信等新媒體快速發展,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交流的必備工具。利用微信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可以自主進行黨建宣傳、信息推送、在線互動,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積極性,探索高校黨建工作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推廣意義。
關鍵詞:微信 大學生黨員 黨建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054-02
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常規性工作。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現代人交際交流重要渠道。微信作為新媒體的代表,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交流的必備工具。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課題。作為高校黨建工作者應該主動順應新形勢發展。利用微信新媒體構建大學生黨員黨建工作新平臺。探索基層黨建工作由傳統向現代,由實體向“虛擬”的新突破。
一、利用微信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的背景
(一)順應時代要求
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為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形成了網絡黨建的新思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就提出要“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黨建工作應順應信息時代要求,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將新媒體引入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中。創建黨支部微信公眾號和學生黨員微信群,利用移動網絡。打造移動互聯網下黨建工作紅色新陣地,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
(二)現實工作需要
學生黨支部的主體是學生,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程度高,以我院學生黨支部為例,全部學生黨員擁有微信號,“黨員網民”達到百分之百,交流溝通方式上對互聯網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學生黨員思想活躍,接收新事物快,信息來源大部分依靠網絡,就學生基層黨建工作而言,繼續采用原來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生的需求。
二、利用微信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的措施
(一)建立平臺,強化功能
在微信平臺注冊了“海大外院學生黨支部”的公眾號(GDOUwyxsdzb),內設教育、服務、交流三個模塊,對應黨員學習、志愿服務、聯系我們三個板塊。其中黨員學習中包括理論學習和時事政策欄目,主要是為學生黨員提供黨建知識、時事政治等知識;志愿服務包括志愿活動、新生幫扶、學業動態等,主要是配合黨員志愿服務先行隊,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促進我院新生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建立了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除了常規的教育管理服務外。還能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四個功能”。第一是通知功能,通過微信信息可以將活動快速地通知到每一個學生黨員,為黨員參加黨內活動提供便捷化、人本化服務;第二是公開功能,利用微信群對黨組織動態和黨員信息實行“網上公開”,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透明度:第三是聯系功能。實現黨員在線“互動式”交流。最簡單最重要是“@”每個黨員。可以快速建立交互,暢通交流渠道,也為學生黨員溝通聯系搭建平臺;第四是宣傳功能,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圖文并茂的文章,將典型事跡、典型人物通過網絡進行宣傳,樹立榜樣的力量。
(二)制度保證,激勵約束
健全制度,約束與激勵措施并舉。從內部保證網絡平臺的順利運營。
1.實名登記制度
微信平臺注冊可以采用網名,但是在加入黨支部微信群的時候,必須改為實名,方便參與活動,接受教育。
2.黨員志愿服務制度
每個黨員每學期必須志愿服務30個小時,服務結束后撰寫服務日記。通過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以及事后及時總結,引導學生黨員增強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基層群眾,密切黨群關系。
3.民主管理制度
定期在微信群發布每位學生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表現、志愿服務活動的參與時間、志愿服務日記撰寫情況、關注微信群信息情況等。利用網絡平臺,公開透明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考核結果等,讓黨員同志清晰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不斷改進提升。
(三)培養隊伍,優化配置
我們專門培養網絡建設隊伍。設立網絡平臺指導教師。網絡組織委員,網絡宣傳委員,網絡編輯等職務,指導教師由學生黨支部負責的輔導員擔任,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編輯則在黨支部的學生黨員中擇優任命。
三、利用微信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的成效與反響
(一)關注度高,受到學生黨員的普遍歡迎
利用微信平臺,擴大了學生黨建覆蓋面。學生黨支部公眾號運營不到一年半年時間,已經有600多人關注,不僅覆蓋外院全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還有部分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大一新生。共發布圖文消息150多個,閱讀量高達40000多次,受到基層黨員的普遍歡迎。微信新媒體的介入,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時了解國內外時事政策。還可以了解學院學生黨支部的相關活動,積極參與其中。
(二)緊貼學生需要,架起服務黨員群眾的新橋梁
突破傳統的黨組織活動組織方式。把黨建工作遷移到網上。開辟了黨組織活動新空間。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教育單一模式和被動接受教育的局限,形成了信息共享、主動選擇的新管理格局。黨支部轉載的文章或者是原創文章,都是緊貼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習指導、生活幫扶等滿足學生黨員成長需求的內容。豐富的網絡資源、自主的選擇方式更是豐富了黨員教育形式,提高了學習興趣,架起了服務黨員群眾的新橋梁。
(三)信息更新快,創新了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方式
微信公眾號的開通。找到了一條新形勢下黨組織管理服務的新途徑,信息更新速度快,受眾面廣,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黨的基本知識。在新生軍訓幫扶期間,以每天一更的頻率,將新生軍訓幫扶的注意事項、技巧、新生學習生活指導等內容通過圖文方式推送出去,同時轉載一些當前的時事內容,拓展學生眼界。
(四)學生黨員參與面廣,增加了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
微信公眾號是由學生黨員組織運營。包括原創文章的撰寫、轉載文章的篩選、網絡活動的組織等,為學生黨員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探討工作的平臺,保證學生黨員的全面參與性。一位學生黨員回憶說:軍訓幫扶養成寫幫扶日記的習慣,現在一旦有志愿活動,都會積極參加及動筆總結反思在微信中曬一曬。
四、探討與評論
推進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信息化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我院從2015年6月開始通過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來實現學生黨建工作信息化。較好地嘗試了網上平臺和實體黨支部活動相結合。通過網絡進行黨員教育管理活動,公開約束與激勵黨員,進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盡管我們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時間短,還不十分成熟和完善,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是對黨員的培訓和宣傳不夠,一些學生黨員還沒有完全投入網絡黨組織生活中,關注量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二是開展網上活動偏少。內容吸引度不高,活動還沒有進入常規化程度:三是服務黨員群眾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要加強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成效。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提高,不斷完成,積極探索和實踐新形勢下運用新媒體搭建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新平臺。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