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慧
摘要:民主對于人們的主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是以人民的意愿為準則來進行統治的,此外它還能夠用來區分制度體系,譬如是一人專政還是少數人專政。在我們國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人民越來越理解了民主的含義,也越來越想要追求民主,這種對民主的追求不再只停留在語言的表層,而是更加注重對具體步驟的操作和方式的選擇。
關鍵詞:中國 政治民主 人民
中圖分類號:D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061-02
一、當今民主政治的普遍情況
對于當今的社會而言,想要建立出民主與法治相結合的國家不再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黨都想要追求和實現的共同目標。我們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也能看到,執政黨最先想要完成和執行的任務就是要進行民主政治。那么有了這個目標以后,就是要開始執行了,不能光將理論擺在面上,卻不去實際操作。實行民主政治不是一時興起,它是經過了幾千年歷史的實踐與沉淀才獲得的最佳制度形式。人們所擁有的共同權利就是民主,它也從側面反映著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缺少了民主就會變得不完整,同樣也就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種形式使得工人階級和人民有了一個明確的政治原則。然而,從古至今,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始終發展遲緩,不能穩步前行,這就導致了政治制度與現實生活有了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其中一部分領導干部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識,甚至有些人還存在著極端思想
有很多在國家的領導部門中擔任著要職、手中握著大權的人,他們有時候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逃避政治體制改革,他們不愿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這些對職位有著一定貪戀的權勢者就使得政治民主化的發展進程變得不利:選舉的形式化過于嚴重。在選舉之前就已經擬定了人選。在選舉的時候給個眼色、打聲招呼,然后在選舉后就會公布他們入選的名單。如果選舉的結果與之前擬定的不同,甚至就要作廢結果,然后重新開始。雖然這樣看來比較荒謬,但是事實確實如此;有的干部認為一些條令和制度就是用來約束別人的,自己可以不受這些條例的限制。而且很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參加會議的時候。也都過于注重形式化。使得這一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很多領導都是民主口號喊得很響亮,但等到真正落實的時候卻支支吾吾。在很多黨和政府的文件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民主的字眼。但是等到真正實施和操作的時候,就會發現關于民主的落實很少。
(二)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參與政治的機會很少
在現實生活中,工人階級的作用被突出的很少。譬如,在一個企業中。你會發現說話好使的都是廠長和經理之類的,而工人們則只負責聽話和組織生產。對于通常來說的工會而言。也就是隨便組織大伙進行一些活動。辦個晚會什么的,并沒有組織實際維護工人、替工人們說話的活動;而等到了社會上,工人們也屬于社會的底層。對于國家而言,共產黨和一些國家重要的權力機關能夠幫助和替政府機關進行決策,到了下一級地區,譬如省、市之類的,決策則由地方的權力機關進行。而且看一看工人們的生活與待遇,也能夠看出他們是屬于社會的底層人群的。
(三)農民群體參政的機會真是寥寥無幾
雖然在中國憲法中,我們確立了明確的工農聯盟的原則,但是從總體上看來,中國的農民群體仍然拿著最低的待遇,有著較低的文化水平,體驗著較差的現實生活。時至今日,很多農民群眾依然對政治沒有什么興趣。他們對一些政治上的專業術語也都不甚理解。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與他們是沒有什么關聯的。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糾紛問題時。他們更善于用私下解決的方式,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通過法律去溝通和解決這些問題。而當今的村民自治制度則使得農民有了一定的民主意識,也增強了他們自我維護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然而,村民自治要想很好地管理和教育好農民,自身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質。如果一個村長或者委員們擁有良好的素質,那么溝通也會很順暢,而農民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會變得很便利。相反,若是他們不具備良好的素質,就可能會出現獨斷專政、黑道統治的現象,那這樣農民的權利和利益就更難得到保障了。
(四)一些私人企業和個體戶不了解參政的渠道和方式
在中國的市場化經濟改革中,個體戶和私人企業是新興出來的兩個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在經濟與地位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它們也越來越渴望有政治上的合法保障。他們也希望通過法律的渠道來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利。然而他們卻沒有基本的法律意識,經常會找不到能夠解決自己階層問題的相關制度和方式,這就使得很多人會選擇用金錢的方式來溝通和交流。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就順勢助長了腐敗風氣的盛行。
(五)知識分子們熱衷于參政議政,但是他們卻缺少完善的民主議事機制
由于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有了很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識。而在政治上,也逐漸放松了對現代科技技術和網絡生活的限制。這就給群眾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人們也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提出各種意見抑或宣泄。
在中國的科學發展史上。鉆研工程技師和自然科學的專家與知識分子們無疑是作出了杰出貢獻的。而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上就職的專業人員也對國家的政治生活出了不可小覷的力量。因為他們研究出來的成果既擴寬了民主政治生活的領域還提供了一些方針政策以供國家的政治、經濟與生活方面去參考和借鑒。
二、實行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社會主義民主社會能夠始終堅持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而想要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就要借助無產階級工人和勞動人民的力量,他們能夠真正實現人民當家做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確保無產階級統治始終作為社會的階級基礎。這樣的話,無產階級就擁有了絕對的統治力量與地位。第二,人們的一些階級矛盾和人們的共同利益可以通過實行社會主義民主來協調與達成,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政治本身的性質,這也能夠保障社會主義政治的穩步前行與人民團體的基本一致。第三,想要推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最佳的方式就是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因為,它憑借的是民主的基本原則和手段去解決發生在人民內部的矛盾以保證人民的基本權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自覺意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對于消除社會上的重大隱患與沖突也有著很積極的作用。這就為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第四,社會主義能夠提升人民的整體素質與能力,也能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的政治文明水平。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是為了能夠讓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從而了解了很多的民主知識,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這也是一個人民自主參與學會用政治原則來規范自己的過程。第五,政治上的腐敗現象和專政行為是可以通過社會主義民主來進行防止和制止的。社會主義民主始終秉承人民為主的準則。不允許任何專政或是獨斷的現象出現,以便于社會主義政治可以與人民的普遍意志相符合;實行社會主義民主要伴隨著人民的檢查與監管來進行。這樣就可以使得官員們作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行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治腐敗現象的出現。綜述,不難看出。想要實現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的穩步發展就一定要實現社會主義民主。要盡力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運用完備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這不僅是我們要實現的共同目標。也是中國在政治歷史上所要完成的任務。
三、進行中國政治民主化的方式與理念
(一)在憲政中一定要體現出民主
在現代的社會生活中,民主與憲政是互為補充、互相聯系的,它們二者結合就有一種合意的感覺。而從政治學的角度出發,權利最后都要歸結為民主。而權利也要通過憲政來約束,兩者相加在一起就變成了有限的政府,也就是所謂的“憲政民主”。
(二)擴寬基層民主的領域
基層民主是社會民主政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我國政治制度的民主化進程,城鄉居民的自治無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從某一方面來說,如今村民們實行民主自治其實是相應中央的號召,因為中央在對基層進行管理的時候,作出了一些調整和改革,實行村民自治并不是他們自我的內在要求。時至今日,能夠控制和管理村民自治的條件與環境依然不健全。從改革開放的發展史來看,中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始終堅持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也就是先對農村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再采用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方式。或者是允許一些小型企業和個體戶經濟的發展。最后在城市經濟體制的伴隨下對一些國有的大中型企業進行改革。
(三)弄明白黨、憲法、人大以及政府之間的聯系
在中國的民間。不可能立即就出現能夠與官方相抗衡的力量。最為現實和可行的方式就是要將黨政這個聯合體拆開,讓雙方進行互相制約。但是要想真正將黨政拆開,就要對官員們有一個要求。就是黨政的官員一定不能相互兼職,此外還要設立出一個單獨的指標去制約雙方。還要要求在政府的決策中,黨組織不能直接參與其中,而是要通過人大或者是黨在人大中占據的群體力量去限制和制約政府的決策與權力。這樣做既能對政府形成約束,還沒有違反憲法的要求。這就建立出了一個大致的政治民主格局。有些調整的力度較小,還不費什么腦力,也沒有憲法的要求,因而不用帶動全國,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去逐一嘗試,這樣就有了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政府有權利去管束人民,而人民代表大會可以約束黨,黨則再通過人大的力量去制約政府。只有運用這種三方互相牽制的政治模式,才能實現中國民主政治內部的基本和諧。
那么如何能夠有效的拆開黨政這一聯合體,實現雙方的互相牽制,而避免二者聯合以至于處于劣勢位置的民眾無法反抗呢?如何在真正意義上達成他們二者的相互牽制呢?
1.就職和考察
第一,就是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模式,逐層解決黨政雙方人員兼職的現實情況。譬如,市長一級的官員不能再同時擔任其他黨委成員:第二,就是要給雙方定下不同的考核標準。當然,要隨著不同的要求進行不斷更新與調整,要根據時勢進行適當地改進。從而有力地改變他們相互兼任的問題,實現互相牽制。
2.約束與監管
在進行約束和監管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的對象可言。約束和被約束者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關系。約束者不能被被約束者制約。否則就不能順利地進行約束和監管。譬如,紀委就要受到同一級別的黨委的約束,這樣不可能達成有效制約的效果,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中國紀委都只是掛著牌子卻做不出實事了。當黨政實現真正的脫離以后,那么黨委就不可能像往常一樣對政府的工作進行約束和監管。那么此時,人大的作用就被凸顯出來了。第一個就是要求政府的官員不能在人大中兼任職位。因為人大在法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權利。它可以組織選舉或者是撤銷官員職位。可以否決政府的意見與決策等等。
四、結語
中國是一個國情比較復雜的國家,因而要分析好每一個現實情況,并利用好現有的資源與材料,抱著極大的耐心和長期的思想準備,在過程準備得十分充分的前提下,等待結果達成從量到質的飛躍。最后采取三方相互牽制的政治模式,那就是政府約束人民,人民監督和影響黨,黨則要通過人大賦予的法律權力去牽制政府。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