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宏偉
人防宣傳:不日新者必日退
文/賈宏偉
9月18日前夕,河南省人防辦以“勿忘國恥 鑄盾中原”為主題,由上至下開展了人防知識融媒體大賽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贏得了坊間的一致好評。此次宣傳教育活動之所以取得圓滿成功,與人防宣傳的形式和內容創新息息相關。
每年9月18日,全國許多城市都會拉響防空警報。對所有國人而言,這一天無疑就是國恥日,同時也是最好的國防教育日。除了辨識警報外,“九一八”的教訓是什么,戰時防空的知識是什么,人員防護的技能有哪些,更需要全社會周知。如果在群眾眼里,人防的形象仍是“挖地道、拉警報”,這種宣傳就缺乏應有的時代意義。讓國防觀念真正走進群眾心里,讓群眾真正了解信息化戰爭中的人防,方是人防宣傳的價值之所在。
這是個善變的時代,唯有創新才是生存和發展之道。環顧四周,人們驚訝地發現,今天的人防宣傳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環境,同時也面臨著一個更趨復雜的挑戰:多變的技術、多元的觀念、多樣的選擇……過去有效的,現在未必有效;過去成功的,現在卻難以復制;過去難以逾越的,現在則可以突破。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人防宣傳如果還沉溺于昨日的成績,沿用掛橫幅、貼標語、出板報的傳統做法,不重視和發揮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媒體的作用,必然會日漸式微。唯有與時俱進、因時而變,適應新環境、使用新內容、走進“微時代”,方能不辱使命、再續輝煌。
人防宣傳工作者是國防教育的先行者,要創新就要重視學習。星移斗轉,滄海桑田,新形勢下人民防空已發生悄然巨變。人防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危、事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果”,“要堅持人民防空為人民,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明確了人防的新定位、新要求,指明了人防的新目標、新路徑。人防的時代價值日益凸顯。作為軍民融合的“結合部”,人防能發揮特有的戰備、社會和經濟綜合效益,在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宜居城市的功效明顯。人防的功能作用受到重視。建設更加安全的城市,是增強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方面,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寄以厚望,了解人防的欲求、參與防護的訴求也越來越高。只有把握這些變化、跟蹤人防變革,才能釋放出時代最強音。

河南省人防辦首次舉辦人防公眾開放日活動
人防宣傳的特點是長期耕耘,創新也要有戰略定力。與其他工作相比,人防宣傳可謂是“潛績”,做得越好越容易“潤物細無聲”。反過來看,做得不好也很難“立竿見影”,這就容易導致某種程度的“懶政”。比如,只對流程負責、不對結果負責,只進行投入、不關注效果,只關注做沒做、不關注好不好。凡此種種,本質上都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任。人防宣傳要創新發展,就要走出“不出事”的求穩思維,擺脫“做給上面看”的功利思想,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既要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坐得了板凳,耐得住寂寞,就能走出人防宣傳的新天地。
“不日新者必日退”。創新是宣傳工作的本質要求。以不進則退的憂患意識,以無私無畏的改革勇氣,不為條條框框所限,不因“沒有先例”而困,人防宣傳就能大有作為。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