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波
絕不“忽悠”的劉成
文/張波
楊絳說:“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看人,最重要的是看懂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看到其靈魂精神深處的“閃光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多的是彼此地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其實,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與社會角色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夠在某個領域有所作為、對社會有所貢獻,就會得到大家的尊重與認可。劉成就是這樣一個令人發自內心去尊重、去認可的朋友。
自從趙本山在央視春晚上爆紅后,“忽悠”這個詞也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而劉成對待朋友,從不忽悠,他答應過的事,就會鐵板釘釘,不打折扣。不知不覺,和劉成相識快十年了。很多事情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淡忘,但有兩件事,我一直銘記在心。有一年,領導安排走進東三省的基層單位,我將想法告知劉成,一周后他說走進通榆墨寶園聯系好了。本報有一屆“書法海選”活動,也是劉成幫忙牽線落實的協辦單位。而首屆全國高等書法教育作品邀請展、首屆全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論的如期舉行,也足以說明劉成是個辦事靠譜、不忽悠、熱心藝事、樂于奉獻的人。每個人都在用行動書寫自己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賦和價值。具體一點,就是“聽其言,觀其行”,認識劉成,就應該從他辦事的腔調和結果來看。劉成總是將辦事的過程留給自己,從不向朋友們展示辦事過程中的艱辛與苦澀。這樣來看,劉成就是一個很有腔調的人,就像他寫的作品一樣,厚重、篤實,放在那里氣場強大,八風吹不動,我對古賢“書如其人”之說,抱以執著地認同,并在多種場合不斷地加以重申。看劉成,缺乏細心或草草率率都是不行的。劉成為人,不大注重外在的修飾,也不大與人爭,但在那淡然不羈的談吐之間,卻隱隱蘊含某種低調的華貴,讓人不能忽略,“腹有詩書氣自華”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文化修為的形態,并且這種形態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這是劉成修養、品性的核心和根源。看到這些,劉成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就心中有數了。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隨著閱歷的增加,其天賦也會漸漸顯露。在我認識劉成的十年間,他的藝術成就也得到業界的認可,榮獲一系列榮譽稱號,諸如《中國書畫》雜志社提名“吉林省十大中青年書法家”稱號,書法報“蘭亭諸子”,吉林省長白山文藝獎,長春市君子蘭文藝獎,北京水墨公益基金會提名“吉林省十大中青年書法家”稱號,當選為2012年“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中國企業領袖與媒體領袖年會:品牌貢獻獎——影響中國2015年度媒體關注的青年藝術家(共10人)等。在創作上,劉成同樣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首屆全國篆書作品展二等獎,第二屆東北亞國際書畫攝影大賽書法金獎,改革開放三十年吉林省書法大展金獎,吉林省首屆臨帖大展金獎等多種大獎,并幾十次參加高規格、專業性全國大展。

劉成 草書 手卷 臨《黃庭堅諸上座帖》手卷(局部)1

劉成 草書 手卷 臨《黃庭堅諸上座帖》手卷(局部)2

劉成 草書 手卷 臨《黃庭堅諸上座帖》手卷
在書法界呼喚人文意識、人文價值的當下,劉成一直在積極踐行著書法的人文本體精神。為了體現書法的文化品格與價值,劉成長期潛心于書法本體的研究與探索,不遺余力地廣泛臨習經典,并將他的經驗無私地奉獻出來與大家廣泛分享。劉成師古,不機械、不做作、不刻意,守法而不守舊,循法但不枉法。劉成臨古,多是摻入領會經典后的己意,不一味地追求視覺上的賞心悅目,而是以體現作品應有的內蘊為表現旨歸。劉成將臨《散氏盤》冊頁、臨《秦鈞權詔版》卷、臨《論經書》詩卷、楷書《千字文》、隸書《岳陽樓》記冊、隸書《蘭亭序》冊、臨《張遷碑》卷、臨《唐禰寔進墓志蓋銘》卷、臨《嘎仙洞摩崖刻石》卷、臨《爨龍顏碑》、臨《姚伯多造像題記》、臨《爨寶子冊》結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2本《惟道是從堂臨古代碑帖書法》系列,出版《劉成書法集》《劉成冊頁、手卷書法系列叢書》《惟道是從堂藝影萍蹤——劉成書法工作室印象》等,并參與編輯各種藝術圖書幾十部。劉成應邀在《書法報》“諸子評改”欄目擔任特約評改專家期間,從作品的點評、分析到所點評作品依例示范諸環節,俱一絲不茍完成,在報上刊出后受到諸者的好評。在《書法報》“臨與創”欄目所撰楷書系列連載稿件,從解析經典文章、臨習經典局部到臨創過渡作品示范,將古賢經典作品中蘊含的核心成分涉獵、消化、轉化成“我”后,用自己具有特質的方式表達出來,認真處理繼承、創造、發展的關系,做好創造、轉化、發展的引領,體現了作為一個優秀書法家不計個人得失,立足書法本體,為書法事業傳承發展默默傳道、無私授業的美德。通過與劉成近十年的接觸,令我深切地感受到,從氣質上,他強調“人文意識”的本體內蘊;從意識上,他發揚“人文意識”的主體內涵。多年來,他在金石器物碑帖拓本的收藏上傾注大量心血,長期致力于詳查金石器物碑帖拓本的來龍去脈,考鑒評定物件源流,且細心作題、精心撫跋,并強化金石器物碑帖拓本的筆墨承載、文化外延與金石氣,以增強其作品的人文精神表現寬度、高度,進一步凸顯人文內涵。

劉成 隸書 手卷 臨好太王碑4

劉成 楷書 六尺橫批 臨鐘繇薦季直表橫額(局部)
梁實秋說:“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認識自己,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會有方向與可能。“一切皆有可能”,這個絕不“忽悠”的劉成,還將給大家更多的驚喜與期待,我堅信!

劉成 隸書 四條屏 臨好太王碑(局部)

劉成 隸書 四條屏 臨好太王碑

劉成 篆書 金文 集散氏盤聯
張波,《書法報》編輯部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中流印社秘書長,湖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