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改變
只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地攀登,才能到達勝利的頂峰。
——題記
(題記的運用為作文增色添彩。)
一直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童年,過著童話般的生活,前方是父母鋪平的道路,而我也只滿足于在籠中飛來飛去。(直接點出“我”的生活狀態,安逸而美好。)
小學畢業時,我有兩種選擇:本地學校和市重點實驗學校。當時的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告訴自己我還小,自理能力差,離家太遠不安全,在家有父母照顧,自己省心。
這一次,父親沒有給我講周恩來、鄧小平的勵志故事,而是決定帶我去爬山。爬山?幾時有過?學習太累,真的不想去,可是爸爸執意要去。于是,經過我們商量,選擇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去爬山。那一天,天氣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好。我們又帶了好多的東西,很早就出發了。(交代了爸爸打算帶“我”去爬山,大多數語言與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無太大的關系,應該簡化。)
因為平時的壓力太大了,我希望坐纜車登臨絕頂,父親卻執意拾級而上,攀爬大山。山很高,很陡,窄窄的石道只能容一個人過。跟在父親后面,只看見那寬闊的背影,從不回頭,只是向前。我幾次萌生退意,父親回過頭,看我一眼,淡淡地,只說:“不要停下,繼續!”(寫出了“我”的心理活動——打算退縮。)
爬山的人很多,他們有的在休息;有的在高聲談笑;還有的一直在努力地爬,不肯坐下來停歇一下。(寫出了其他爬山人的狀態,與主題關系不大,應修改。)我要是有他們的力量就好了,我羨慕地看著他們。
爬山有時要緣青藤而上,有時要走晃蕩不停的索橋,有時要穿過烏黑的山洞,而我,皮磨破了,腳生泡了,有幾次跌下來,差一點就滑下去了,父親仍然不肯我停下,我鼻子一酸,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此處描寫加入一些心理活動會更好。)
走過最后一段,登上山頂,遠山盡在云霧迷漫之中,是剩下半個山頭若隱若現。一輪紅日掛在空中,是這么的近,我心頭一熱,好美啊,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我滿頭汗水,開懷大笑,對著大山高喊:“喂——你好嗎?”大山傳來久久的回音。“高興嗎?”“高興!”“快樂嗎?”“快樂!”(言簡意賅,明確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有心理活動:喜悅與興奮。)
父親讓我看絕壁勁松,它們都是在最艱苦的地方生根發芽,長大成才,有時只是一棵,獨立在懸崖絕壁之中,卻粗大無比,筆直地伸向空中,決不旁騖。我頓時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攀登,我征服了高山,更征服了自己!后來,我義無反顧地向市重點學校報名,我清醒地認識到,這又是一次攀登!奮斗,永無止境;挑戰,放馬過來!
如今,我坐在考場,接受人生又一次巨大的考驗。胸前,父親送我的小鷹振翅欲飛,我又想起那難忘的經歷,那次攀登高山的經歷改變了我!
現在,是另一種攀登,另一種挑戰,我將沉著應對,鷹擊長空酬壯志,翱翔天宇振翅飛?。ńY尾運用排比段落,很有氣勢。)
病因剖析
這篇作文記敘了在爸爸的巧妙教育下,“我”克服困難,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抉擇,可以說是一次較好的寫作。但作文明顯存在以下兩點不足之處:一、詳略不當,如第二段中的描寫,與表現中心沒有多大關系;二、缺少必要的心理描寫。如果加入必要的心理描寫,會使內容豐富起來,表達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