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進
(惠州學院圖書館,廣東 惠州 516000)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構建研究*
錢進進
(惠州學院圖書館,廣東 惠州 516000)
許多高校圖書館面臨著如何利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高效開展學科知識服務的問題。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歸納分析法進行研究,在探討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構建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在高校學科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并設計出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架構,提出高校圖書館學科云平臺服務體系。該研究為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環境下建設全方位的學科服務平臺提供了參考。
大數據;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
在當前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圖書館作為高校信息中心的地位變得朝不保夕,人們對圖書館信息獲取的需求逐漸減少[1]。采用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需求的轉變,讀者到館率正在急速下降,館藏圖書流通率也正在大幅降低。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高校圖書館如何發展才能跟上當今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為高校的科研人員、讀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主動化、個性化、專業化及更深層次的學科服務,改變服務模式是一個難題。開展學科服務工作是高校創新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高校創新教育、培養高校高素質人才的成功與否都會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2]。
學科服務提倡嵌入式服務模式,需深入到各個院系和課題小組進行調研。對信息資源進行檢索、組織、傳遞與利用的服務方式,都是學科服務的范疇[3]。嵌入式服務模式對圖書館的人力消耗很大,如果利用線上嵌入式學科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常規的交互工作交由系統處理,則可減少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工作負擔,使他們能集中精力為科研者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大數據環境下科學研究對象的虛擬化、科學研究需求的知識化、科學研究交流方式的便利化和多樣化等,要求高校圖書館擁有更強的數字化交互式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實時挖掘和分析海量數據的處理機制,以滿足用戶多樣化和復雜性的知識需求。
為解決學科資源無法有效共享這一問題,我國很多高校圖書館紛紛推出了學科服務,以突破傳統信息服務的限制,滿足科研人員、讀者對學科知識的深層次需求。學科服務是注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知識共享、人員互動、服務創新的資源組織模式,是一種知識密集型服務[4]。綜合運用各種大數據處理技術,構建功能完善、層次清晰、操作簡便的學科服務體系,對于促進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知識服務,為高校師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最新教學科研動態及社會信息需求的新變化,能夠滿足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工作的多元化需求,進而提高圖書館個性化、知識化與專業化的服務。大數據環境下學科服務云平臺建設的主要難點在于:深入到各個院系和課題小組調查分析相關學科服務需求,提出科學完善的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和學科服務體系,構建大數據知識資源,保障基于元數據的統一整合,實現數據資源的對象化處理,從資源到作者,從作者到機構,從機構到領域的線性交叉式發現系統,快速建立學科平臺,創建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發布流程,形成以學科館員個人服務主頁,延伸符合國內主流操作習慣的交互流程,提供基于學科主旨的分析報告,可實現同類機構對比化分析,囊括圖書館主要服務模式,將線下服務無縫鏈接至線上交互。學科服務平臺可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信息化服務,從而提升各學科的科研積極性與科研成效。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要以先進的技術為導向,以學科知識資源為基礎,以促進學科知識創新為目的[5]。利用分布式、虛擬化、并行計算、網絡化等技術手段面向高校院師生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科服務。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歸納分析法等,從高校師生和科研者的學科服務需求入手,分析他們在學習和完成科研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參考國內外在學科服務推廣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完善的學科館員制度,設計出符合當前需求的學科服務體系結構。具體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建設的技術路線
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的主要對象是科研者和學習者,開展學科服務工作的主體是學科館員。通過深入院系調查分析,以滿足科研者和學習者對學科知識的深層次需求為中心,將高校圖書館學科云平臺服務體系體驗層分為三個獨立個人體系,包含針對學科館員的服務體系,針對高校科研者的研究體系以及普通用戶的學習體系。學科館員作為學科服務的主要運營者,本平臺將結合多種智能化功能與清晰的邏輯流程,并建立學科館員個人中心,為其開展學科服務,維護學科主頁提供便捷操作。科研者是學科服務的主要受眾群體,包含本校教師級用戶。科研者將具有獨立的個人用戶中心,注冊為科研者需填寫完整信息資料,并經由學科館員審核后即可生成專用主頁。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要求面向學科知識服務,具有開放性、層次結構簡單,能夠對各種學科知識資源進行管理、存儲與共享,并且創建集成多重服務的信息環境。通過分析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要素與服務流程將多種學科服務集成于云平臺之上,能為用戶獲取一站式學科資源提供便利,學科服務云平臺可以采用Hadoop技術架構,以云服務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涉及學科服務對象的文獻自動關聯、用戶行為分析及個性定制與推薦等。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架構模型
本文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建設的必要性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進行探討,對學科服務平臺建設的模式進行分析,并完成了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的設計,為高校科研工作者和學科用戶提供服務,為其提供項目的每個階段的各種需求和相關參考文獻,能夠大大提高高校各學科的科研積極性與科研成效。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調查對象的范圍還需擴大,系統的可移植性還要加強,同時要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1]鄭超.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與服務模式探討[D].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2]劉靜春.大數據時代高校數字圖書館學科資源聚合“云”服務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6:105-107
[3]劉祿峰.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云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3:99-101,108
[4]陳京蓮.新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8:192-195
[5]高俊芳.云計算下的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平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5.2:83-88,76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cloud platform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Qian Jinjin
(huizhou university library,Huizhou,Guangdong 516000)
Today,the main problem faced by many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how to use advanced big data technology to highly carry out the efficient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s.In this paper,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survey analysis,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ductive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study,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cloud platform,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the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cloud platform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and the service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cloud platform is put forward.The study provides university libraries with a reference to build a subject services platform with full range of disciplines in dig data environment.
big data;university library;subject service;cloud platform
G250
A
1006-8228(2017)10-85-03
2017-08-16
本文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數據環境下應用型高校學科服務體系建構研究”(GD16YTS01)
錢進進(1988-),女,安徽人,碩士研究生,圖書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學基礎理論。
10.16644/j.cnki.cn33-1094/tp.2017.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