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英 陳憲清 張泳 肖陽
沐浴建筑產業現代化春風闊步前行武漢市裝配式建筑發展側記
邱成英 陳憲清 張泳 肖陽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是以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建筑業生產模式。與傳統的建筑施工相比,可大幅度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大限度地減少人工,縮短建設周期,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正式將推廣裝配式建筑提升到國家層面,市城建委在市政府領導下與相關職能部門積極跟進,從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產業基地建設、試點示范工程推進,以及宣傳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2015年元月,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意見》(武政規〔2015〕2號文),明確提出2015年至2017年為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期,累計完成新開工面積不少于200萬平方米。2018年起為建筑產業現代化全面推廣應用期,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項目占當年開工面積的比例不低于20%,每年增長5% 。
試點示范期間,完成蔡甸區、江夏區、新洲區三個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建設,部品生產能力每年不低于100萬平方米;制定配套的技術規定、圖集,補充工程造價和價格信息,力爭在試點示范期內完善涵蓋設計、部品生產、施工、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體系,為全面推廣建筑產業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3月,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通知》(武政規〔2018〕8號文),該通知進一步細化了發展目標和發展的重點區域,到2017年底,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10%;2018~2020年,上述比例力爭逐年遞增10%,到2020年底,力爭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40%。明確和細化了涉及到土地出讓金和容積率核算、商品房預售、墻體基金、政府投資項目優惠條件、運輸暢通、專項資金優先等7項優惠政策,對發展改革、住房保障、國土規劃、技術質監、建設等政府主管部門提出了加強監管的五項要求。其中重點是明確了土地出讓、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和質量、安全、驗收監管內容。
新洲、蔡甸、江夏、黃陂和漢南區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的建設。目前已建成的有位于新洲區的中建科技武漢公司年產能25萬立方米混凝土構件生產線,位于蔡甸區的中建鋼構一期年產能16萬噸鋼結構構件生產線;湖北省宏泰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和美好置業集團已分別與江夏區簽訂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項目協議書,預計今年內投產;中建綠投公司與經開投資公司合作,在漢南區新建25萬立方米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線已簽訂協議;武鋼民建公司與杭蕭鋼構公司合作,在陽邏興建的首個裝配式鋼結構工程開工;武漢東方建設公司已與杭蕭鋼構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黃陂區建設鋼結構建筑產業基地。擬定在武漢布局建廠的還有湖北寶業和中天建設集團等。目前,可滿足3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需要。

2016年,新洲、江岸、東西湖、洪山、東湖高新等區組織建設單位申報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項目80.5萬平方米,其中6個項目確定為示范項目,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2017年上半年,武昌、硚口、江夏、東西湖、新洲、東湖高新開發、經濟開發、蔡甸等區和市城投公司組織申報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項目126.6萬平方米。有望完成市政府確定的三年試點示范期200萬平方米建筑工程任務。
在國家頒布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規范和圖集的基礎上,我市組織專家編制了《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技術規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程》、《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標準》等5項湖北省地方標準和1項武漢市地方標準,已發布實施。今年已啟動湖北省地方標準《模塊裝配式鋼結構構件和部品制作與施工質量驗收技術規程》編制工作。
為落實市政府確定的專項資金扶持、容積率獎勵、擇優投標、提前預售等7項優惠政策,市國土規劃局、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保障和房管局積極跟進,制定實施意見,市規劃局還指導東西湖區落實相關政策,目前各項政策已基本落實。漢陽、江夏、東西湖和新洲區還制定了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方案。
市城建委下發了《關于武漢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加強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產業化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關于開展武漢市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信息發布的通知》和《市城建委關于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技術審查的通知》。
市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武漢市2016年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工作要點》、《武漢市2017年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工作要點》、《關于公布2016年度武漢市第一批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的通知》和《關于公布2016年度武漢市第二批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的通知》。
為對《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通知》(武政規〔2017〕8號)確定的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和細化,市城建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規劃局、市住房保障和房管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制定了《加強裝配式建筑建設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發了《市城建委關于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技術審查的通知》,市城建委組織專家制定的《裝配式建筑裝配率的計算規則》已由省住建廳發布實施。
市城建委多次在《長江日報》、《楚天都市報》等相關媒體上專版宣傳國家、省、市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法規,在網站上開辟裝配式建筑專欄;編寫《武漢市裝配式建筑問答(30題)》和《建筑產業現代化政策標準匯編》;制作宣傳裝配式建筑視頻資料;舉辦雙年展建筑產業現代化論壇和3屆武漢國際綠色建筑發展論壇“建筑產業化發展與技術應用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導和專家講授,湖北省建設管理部門相關領導、各地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地產開發、建筑設計、施工、建材監理等單位先后有近千人參加。
舉辦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宣貫培訓班,150多名學員參加了培訓;目前中建科技公司、美好集團等企業已與武漢市建設學校達成合作意向,準備分期分批培訓各類人員;武漢建筑業協會裝配式建筑分會組織中建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長江壟上傳媒集團一起聯合培訓我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已簽訂框架合作協議;該協會還制定計劃,準備利用建筑工地農民工業余學校、實訓園區(基地),對產業工人進行技能培訓。


建筑業完成產業化轉型的過程中,標準化是產業化的第一要求,發展裝配式建筑任重道遠,只有專業的團隊配上專業的生產者,推動一大批真正有節能科研能力的企業占領市場,裝配式建筑產業才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