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人民醫院(461670)林會英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法制的日益健全,人們的法律維權意識不斷加強,對醫療質量、護理服務、就醫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醫療糾紛的增多[1][2]。這不僅影響醫院的正常運作和社會形象,也影響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合法權益,因此,如何有效地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大課題。為了深入研究此問題,筆者對我院發生的132例醫療糾紛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我院為綜合醫院,擁有1個分院和門診部。對我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所發生的132例醫療糾紛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采用SPSS19.0軟件對醫療糾紛的資料進行統計,包括數量、科室分布、原因、處理措施及結果等,以探討相應的預防處理措施。
2.1 科室分布情況 數據顯示,我院醫療糾紛主要發生在外科、兒科、骨科、婦科等,分布占總體的29.55%、23.48%、14.39%和10.61%等。手術室是危重癥病人的救治場所,具有手術多、操作復雜、風險高、并發癥多等特點,因此也是醫療糾紛的高發科室[3][4]。門診一般分布較廣,醫師每天接待大量的掛號病人,每例2~5分鐘,長時間的持續工作極易出現身心疲倦、服務態度差、與患者溝通不足等問題,從而導致誤診、漏診等現象,故也是醫療糾紛頻發的部門。此外,骨科、產科、內科、兒科、收費窗口也是糾紛的多發部門。對132例糾紛進行數據統計后,結果見附表。
2.2 糾紛原因
2.2.1 醫院方面 醫院制度不完善、醫務工作人員懈怠或護理不當、溝通不到位等都是導致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此外,醫院設備不完善、就診流程繁瑣、亂收費、急救藥品不齊全等也是影響護患關系的重要因素。對此,醫院方面應完善相關制度和流程,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職業素養,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救治和護理服務。
2.2.2 患者方面 首先是隨著患者法律意識的強化,人們的維權意識也逐漸加強;其次,患者多數醫療知識匱乏,對疾病相關一無所知,正常范圍內的不良反應也不能理解,也希望通過糾紛的方式獲取一定的經濟理賠,以獲取心理上的平衡,這就導致了醫療糾紛的增多。
2.3 處理方式
2.3.1 院內溝通、協調 院內溝通、協調是處理醫療糾紛的最重要的手段,其所占的比例為94.70%(125/132),由此可知,醫療糾紛出現后大多都可以在醫患雙方的溝通下順利解決[5]。協商過程中雙方應注意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看待問題,醫療機構應該從患者角度看待問題,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損失,維護患者利益的同時也維護了醫院的社會形象;同時,協商解決較仲裁、訴訟等程序效率高、花費時間短,也是處理糾紛的最有效的方式。此外,患方對醫療相關知識知之甚少,一旦產生醫療糾紛公眾普遍認為責任在醫院,因此協調時患者也應該理性對待問題,考慮醫院的難處,和平解決問題,盡量不把事情鬧大,維護醫院的形象。
2.3.2 行政調解或司法訴訟 通過行政、司法手段解決的醫療糾紛事件為極少數,僅有6例,占4.54%。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患者均認為該途徑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且無法最大程度維護自身的利益,故不愿意通過該途徑解決糾紛。這也說明了多數患者法律意識薄弱,對《侵權責任法》相關條例和其他規定不熟悉,不懂得用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3.3 其他 通過理賠解決糾紛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為2.27%。由于患者對病情相關知識不熟悉,正常范圍內的不良反應,如并發癥、誘發的其他疾病等也認為是醫院醫療技術、護理不到位所致,在這種條件下醫院本無過錯,然而顧及到社會輿論、公眾媒體的報道以及這些對醫院形象和醫生地位的嚴重不良影響,醫院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理賠解決,以息事寧人。
3.1 健全管理制度 醫院管理者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應急流程,規范的搶救程序,并加強從掛號到出院各個環節的控制管理,包括規范化收費、不亂開藥、人員管理、護患支持系統等,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包括術前檢查、無菌操作、器械管理和術后人性化護理等,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定期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組建專門的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解決,必要時將執行方案編入規章中。

附表 132例醫療糾紛的科室分布情況(n,%)
3.2 提高醫療質量 治療疾病是醫療活動的最終目的,因此,醫療質量是醫院賴以競爭的技術核心,也是醫院名聲和形象的重要組成。所有醫療工作者包括護士人員在內都應該提高自身責任心,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包括病因、病情、治療方式、不良反應和各注意事項等;定期歸納總結臨床中出現的問題,并向經驗豐富的醫師和護理人員學習寶貴的臨床經驗,以提高緊急情況應對能力。
3.3 改善服務態度 服務態度和卓越的醫療水平對于減少醫療糾紛同樣重要,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有效防止醫療糾紛。對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做到言談舉止得體,講話時語氣和藹可親,讓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贏取患者的信任。護理人員還應該詳細了解患者的個人資料、病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并據此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3.4 簡化就診流程 就診流程應該適當簡化,可以建立應急通道,對于急重癥病人可盡快安排搶救治療,然后再辦理交費手續,以確保患者病情及時得到緩解,減少醫療糾紛。
3.5 加強患者的法律意識 組織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如《侵權責任法》、《執業藥師法》、《執業護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增強法律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在遇到糾紛時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醫務人員應自覺遵紀守法,依法行醫,日常搶救過程中遵守相關規定,完善并記錄醫療護理文書,保存好證據,如果出現糾紛可作為有效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