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銀芳·武漢華夏精沖技術有限公司
精沖零件去毛刺方法介紹及應用
文/郭銀芳·武漢華夏精沖技術有限公司
精沖件斷面由塌角、光潔剪切面、斷裂面、撕裂面、毛刺五部分組成,精沖件的毛刺指沖裁面端部上的不規則凸起。精沖是塑性變形過程,精沖零件的毛刺是產生于精沖變形的最后塑性分離階段,以及隨后的工件推出凹模階段。
毛刺高度hG和厚度bG,如圖1所示,是判斷毛刺大小的依據。當凹模刃口鋒利時,只產生薄毛刺;當凹模刃口變鈍時,產生厚毛刺。
⑴零件形狀對毛刺高度的影響。頂尖角α(圖2)和相對圓角半徑R/S較小時,毛刺高度較大,其中S為零件的料厚。
⑵刃口對毛刺高度的影響。
當模具刃口鋒利時,毛刺高度hG在0.01~ 0.08 mm之間;當模具刃口變鈍時,hG在0.1~ 0.3mm;hG≥0.1~0.3mm時,模具應進行刃磨。

圖1 毛刺示意圖

圖2 頂尖角示意圖
對落料來說,凸模刃口磨損產生的圓角rs增大了間隙,促使沖裁裂紋產生,毛刺高度hG與rs大致成正比。
⑶沖壓次數對毛刺高度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沖壓次數與hG成正比。但沖貝氏體鋼時,規律性不強。
⑷原材料抗拉強度對毛刺高度的影響。原材料抗拉強度越小,hG越大。
⑸壓床精度對毛刺高度的影響。壓床的導向精度及其穩定性,對hG影響很大。相同沖裁次數時,特級精度精沖機比普通精度精沖機毛刺高度小很多。
由于毛刺狀態和零件材料的不同,清除毛刺的方法也各異,一般采用手工、砂帶磨床及振動法去毛刺,也可采用熱化學及電化學法去毛刺。
⑴手工去毛刺。靠人工使用鋼絲刷、銼刀、刮刀等工具清除毛刺,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只適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的精沖件。但該方法靈活,不受場地與設備限制,幾乎任何精沖件都可使用。
⑵砂帶磨床去毛刺。效率低,操作環境差。主要缺點是只能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不能達到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光潔度要求。
⑶振動法去毛刺。利用慣性激振器(振動電機)產生的振動偏差,使機器在三維面內運動,從而使工件與磨料沿一個方向運轉,互相摩擦,達到處理表面的效果。適用大批量剛度好的平板類零件及具有較小壓凸、壓窩的成形工件的光飾光整加工,處理效果好。缺點是對生產車間產生大量的污染和很大的噪聲,小孔、齒部和異形凹槽處的毛刺很難去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磨料種類的選擇以及每鍋放入零件和磨料的數量,直接影響著零件去毛刺的效果。
⑷磁力研磨機去毛刺。磁力研磨機是在傳統振動法研磨機的不足和缺陷上進行改革創新,使零件內孔、死角、細小夾縫處起到明顯較好的拋光研磨去除毛刺的效果。采用不銹鋼磁針作為磨料,消耗極低,通過磁場力量傳至不銹鋼磨針使工件作高頻率旋轉運動,最終達到精密工件快速去除毛刺、污垢的效果。
⑸自動去毛刺機去毛刺。自動去毛刺機的特點有磨料刷彈性磨削,對工件邊緣(孔)有較大的切削力,對平面作用力很小,故可自動選擇性去除工件邊緣毛刺而不影響工件的原有尺寸精度。并且選用磁性輸送機構可以加工很小的零件,因此可以保證高品質加工效率,自動化程度高。但設備初期投入高,適合大批量生產。
⑹模具內去毛刺。部分孔內毛刺的去除,可以選用此方法。具體的實現方式為在模具的下模板上設置有去毛刺工位,去毛刺工位內安裝有去毛刺小沖頭(圖3),小沖頭帶有圓角,在沖壓的同時,可完成去毛刺工作。該方法需增加模具設計難度,目前應用并不廣泛。

圖3 去毛刺沖頭
⑺其他方法去毛刺。用電化學反應原理,對金屬材料制成的零件自動地、有選擇地完成去毛刺作業。適用于難于去除的內部毛刺、熱處理后和精加工的零件。
⑴小孔零件。該類零件孔小且孔公差要求高,材料較軟,生產過程中孔口很容易碰傷。采用砂帶去毛刺后,孔口毛刺內翻,孔通止規很難通過。因此,精沖后的小孔零件,選用砂帶去毛刺后,再用振動光飾和孔口倒角的方法,保證零件合格,如圖4所示。
⑵凹槽類零件。該零件設計規定,凹槽必須在毛刺面,因此無法通過更改模具設計方案來調整毛刺的方向。帶有凹槽的零件,如圖5所示。凹槽較小,且為異形,砂帶和振動光飾都很難完全去除該零件的毛刺,因該零件批量小,若投入其他去毛刺設備成本高,因此選擇砂帶去毛刺、手工去毛刺和振動光飾相結合的方法。

圖4 小孔零件去毛刺示意圖

圖5 凹槽類零件示意圖

圖6 凹槽類零件手工去毛刺示意圖
毛刺的去除問題,一直是國內各精沖企業的難題。去毛刺的方法很多,復雜零件往往需要選擇一種或幾種去毛刺方法來綜合去除毛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選擇去毛刺工藝的基本原則,需綜合考慮零件技術要求、現有生產條件、工人技術素質和操作習慣等。另外,生產中還需要分析影響零件毛刺的各個因素,控制毛刺在一定范圍內,減小后續去除毛刺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