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梅,謝小街
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的臨床護理體會
黃鳳梅,謝小街
(江西省鷹潭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四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 研究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障礙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探討有效安全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將本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存在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障礙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選擇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同時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確保患者血管通路血流量充足,保證回輸血液溫度等。結果 25例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中23例順利完成治療,且均未出現凝血、堵管及感染等不良反應。另外2例患者因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停止治療,等待血流動力學穩定后繼續治療。結論 對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采用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能夠明顯降低出血風險,并進一步保證透析質量,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肝素;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出血傾向;凝血功能障礙
在重癥患者監護中,對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應用比較普遍,其主要是利用血泵輔助建立血液循環通路[1]。在實際應用中,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技術使用了肝素,會導致穿刺部位出血或全身出血等風險升高,尤其是對于存在高危出血傾向的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安全的治療方法[2]。本次研究對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應用于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障礙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了探討,且分析了護理干預措施及體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存在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擇25例進行研究。25例患者中包含男18例,女7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0.15±2.69)歲,包含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患者14例,肉眼血尿患者3例和氣道出血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進行血常規檢查、凝血酶原時間觀察、凝血酶時間觀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觀察、肝腎功能檢查即電解質檢查。
1.2 治療方法 醫生需采用單針雙腔導管對治療患者開放靜脈血管通路,利用金寶血液凈化機及配套設備進行治療,治療時間一般為10 h~24 h,部分患者需24 h及48 h以上,控制血流量為180 mL/min~220 mL/min,脫水量為100 mL/h~200 mL/h。在進行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時,首先需要對透析管路和透析器進行預先沖洗,一般配置肝素6 250單位進500 mL生理鹽水內,配置3袋預沖液進行配套預沖;預沖自檢后上機,調節血液流速為100 mL/h,運行穩定后,且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再根據患者情況將血液流速度上調至180 mL/min~220 mL/min,之后為了防止配套凝血,定時利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每隔0.5 h利用100~150 mL生理鹽水對管路和濾器進行沖洗,若濾器凝血為1級及以下,則可以每隔0.5 h利用250 mL生理鹽水對管路和濾器進行沖洗。
1.3 效果判斷標準 對血液凈化配套凝血程度進行分級,共分為0級,1級,2級和3級,其中0級為數條纖維凝血、無凝血;1級為成束纖維凝血;2級為半數以上纖維凝血;3級為透析器靜脈壓明顯增高。
不同時間段配套凝血程度發生率分析分析表1可知,25例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中23例順利完成治療,且均未出現凝血、堵管及感染等不良反應。另外2例患者因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停止治療,等待血流動力學穩定,更換配套后繼續治療。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段配套凝血程度發生率分析[n(%)]
通過對本次研究結果分析可知,25例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中23例順利完成治療,且均未出現凝血、堵管及感染等不良反應,另外2例患者因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停止治療,等待穩定后繼續治療,表明采用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具有較高的效果,且安全性較高,但為了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應當給予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醫護人員對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患者實施護理時,首先要確保血管通路血流量充足,避免出現機器報警和血泵停止情況,即一般將配套內血流量控制在180 mL/min~200 mL/min;部分患者會存在中心靜脈插管血流量不足情況,一般是由于導管內緊貼血管壁,繼而出現血液不暢,此時醫護人員需要進行導管方向的調整[3]。對于處于昏迷狀態或躁動狀態的患者,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鎮靜治療,或利用約束帶,確保患者肢體固定,保證血流通暢。對于具有高位出血傾向的活動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應當重視其病情嚴重和發展快等特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等,并依據患者情況變化,科學調整置換液補液量和濾出液速度,同時密切觀察血流量變化、靜脈壓變化及靜脈壺血凝塊形成與否等[4]。由于患者自身血壓低,也會導致血流量不足,因此醫護人員需要聯合醫生對該種情況進行處理,如降低脫水量,及時補液,并控制收縮壓在100 mmHg以上[5]。根據相關研究可知,造成凝血的主要原因包含血液循環中的氣泡,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將管路及濾器中空氣排出,尤其是在預充管路時,同時避免人為因素出現氣泡[6]。此外醫護人員還應當定時利用手電筒觀察血液是否存在分布不勻情況,如濾器內、靜脈壺內等,對于觀察到顏色呈深暗色情況,則表明透析器內可能發生凝血,醫護人員需要通過阻斷引血入口后,再利用250 mL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并再次觀察靜脈壺是否凝血表現[7]。若患者動脈壓高、靜脈壓高,則表明循環血路凝血;若患者跨膜壓高,則濾器凝血可能性較高。對于透析器凝血情況,醫護人員需要及時終止治療,采用沖洗或更換管路及濾器的方式重新上機[8]。
此外醫護人員還應當控制病室溫度,避免因為透析液溫度過低引起凝血,病室溫度應當維持在22℃~26℃,室溫維持在50%~70%,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對于畏寒患者,需要及時給予患者棉被,并酌情進行透析液溫度的調整,一般維持在36.5℃~37℃,切不可超過38℃[9]。有淤血泵停轉會導致出現體外循環凝血,此時醫護人員需要快速了解報警的原因,并及時進行處理,確保血泵恢復運行,避免體外循環凝血情況的發生[10]。
綜上所述,對高位出血傾向活動性出血患者或凝血功障礙的患者采用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醫護人員實施安全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各類凝血情況進行觀察和預防,能夠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
[1] 何文,鐘小鋒.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的護理體會[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6):923-925.
[2] 李雪華,李金珠.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尿毒癥合并腦出血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2):118-119.
[3] Ouyang SX,Fu J,Liu JT,et al.Heparin-f ree continuous vena-venous hemof i lt ration as a veno-venous bypass in inferior vena cava reconstruction[J].Vascular,2015,24(4):355.
[4] 洪歡,彭松,張琳.四種抗凝方法對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術中濾器壽命的影響及安全性[J].山東醫藥,2016,56(29):88-90.
[5] 何玲玲,謝龍,杜春紅,等.局部枸櫞酸抗凝在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中的應用[J].海峽藥學,2015,27(11):192-194.
[6] Schi lder L,Nurmohamed SA,Bosch FH,et al.Cit rate anticoagulation versus systemic heparinisation in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 i l t ration in critical ly i l l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a mul ti-center randomized cl inical t rial[J]. Critical Care,2014,18(4):472.
[7] 李玲,倪春燕.腦干出血伴急性腎衰竭1例床旁血液凈化枸櫞酸抗凝治療及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94-95.
[8] 田惠玉,李建科,宋邵華,等.高出血風險MODS患者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抗凝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天津醫藥,2014,42(6):595-598.
[9] 王秀玲.連續性靜脈血液濾過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5):75-76.
[10]何文,鐘小鋒.無肝素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的護理體會[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6):923-9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