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民 周脈玉



[摘要]文章運用電力市場及輸配電價理論,研究了現行省級電網輸配電電價存在的問題及對開放增量配電網業務的影響,提出了促進配電網業務開放的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進方法。
[關鍵詞]增量配電網業務;輸配電價;準許收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68
1省級電網輸配電電價與開放增量配電網業務的關系
國家《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指出:“配電區域內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以外的用電價格,由發電企業或售電公司與電力用戶協商確定的市場交易價格、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含線損和政策性交叉補貼)、配電網的配電價格,以及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增量配電區域的配電價格由所在省(區、市)價格主管部門依據國家輸配電價改革有關規定制定,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配電價格核定前,暫按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戶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扣減該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執行。”
如果省級電網高電壓等級的輸配電電價高于其準許收入,而低電壓等級用戶的輸配電價低于其準許收入時,即省級電網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電價存在交叉補貼,當增量配電區域的配電價格按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戶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的輸配電電價扣減該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的輸配電電價執行時,增量配電網公司獲得的價差將低于合理價差,增量配電網公司將產生虧損;當增量配電區域的配電價格單獨核定時,將導致增量配電網內的用戶承擔的輸配電電價高于現在電網企業的用戶,引起接入增量配電網用戶的不滿。因此,增量配電網不論采用哪種定價方式,如果省級電網高電壓等級的輸配電電價高于其準許收入,而低電壓等級用戶的輸配電價低于其準許收入,都將導致除電網企業之外社會資本難以進入增量輸配電網業務。
2已公布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存在的問題
21已公布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情況分析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并公布了14個省級電網的輸配電價。公布的輸配電價方案中,只包含大工業用戶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兩個類別。大工業用戶的輸配電電價實行兩部制電價,且基本電費不分電壓等級。大工業用戶和一般工商業用戶及其他各電壓等級的差價情況見表1。
22已公布省級電網輸配電電價存在的問題
221各電壓等級之間的差價過小,沒有反映各電壓等級的合理成本費用,尤其是大工業用戶
大工業用戶110千伏與220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050~00232元,35千伏與110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002~00762元,1~10千伏與35千伏之間差值為00150~01459元;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戶110千伏與220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015~00400元,35千伏與110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200~00473元,1~10千伏與35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100~00962元,不滿1千伏與1~10千伏之間的差值為00100~00669元。
222電壓等級分類不夠完善
增量配電網公司可以分兩種情況接入省級電網:第一種情況是在上級變電站低壓側間隔接入省級電網;第二種情況是在本級配電線路母線接入省級電網。對于110千伏電網,當增量配電網公司的110千伏線路在220千伏變電站低壓間隔接入省級電網時,其輸配電價應包括:220千伏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準許收入、220千伏輸電線路的準許收入、220千伏變電站的準許收入。
當增量配電網公司的110千伏線路在110千伏配電線路母線接入省級電網時,其輸配電價還應包括11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施的準許收入。
由于已公布的省級電網110千伏的輸配電價沒有按接入省級電網的方式進行再分類,導致兩種接入方式的輸配電價相同,如果增量配電網公司的110千伏線路在220千伏變電站低壓間隔接入省級電網,而它又以110千伏線路向用戶配電,且增量配電網的輸配電價按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的輸配電價扣減該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的輸配電價執行時,增量配電網公司將不能獲得價差收入。如果增量配電網單獨核算輸配電價,用戶承擔的輸配電價既包含了省級電網11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施的準許收入,又包含了增量配電網的11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施的準許收入,導致接入增量配電網用戶的輸配電價高于接入省級電網的用戶,產生了新的不公。
223輸配電價分類也不夠完善
增量配電網內的用戶既包括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戶,也包括居民用戶和農業用戶。而現在公布的輸配電價只有大工業用戶、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戶兩個類別。增量配電網公司在支付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時,要么按大工業用戶,要么按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戶支付輸配電價。由于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用戶之間的交叉補貼,工商業用戶補貼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工商業用戶承擔交叉補貼,其支付的輸配電價高于其合理的輸配電價;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享受交叉補貼,其支付的輸配電價低于其合理的輸配電價。增量配電網公司如果按大工業或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戶向省級電網公司支付輸配電價(含交叉補貼)時,增量配電網中居民用戶和農業用戶的交叉補貼就由增量配電網公司自己承擔,這將導致增量配電網公司實際收入低于其準許收入。
3省級電網輸配電電價的改進方法
31合理制定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電價
應合理制定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保證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能夠合理反映各電壓等級的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在制定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時,應注意如下問題。
(1)由于變電設施是為下一級及以下用戶服務的,因此,與同一電壓等級變電設施有關的準許收入應由本電壓等級以下的用戶承擔。如220千伏的變電設施是為220千伏以下所有用戶服務的,220千伏的變電設施對應的準許收入應由220千伏以下電壓等級所有用戶承擔的。
(2)本級配電線路和設施是為本級用戶服務的,配電線路和設施的準許收入不能往下級用戶傳導。
(3)扣除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和設施資產后剩余的其他資產,有的附設在各電壓等級的線路和變電設施上,有的是為各電壓等級線路和變電設施服務的,因此,應首先把與這些資產有關的準許收入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上,再傳導和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用戶。
(4)運行維護費中的其他費用,有的與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有關,如科研費用、財產保險費用;有的只與10千伏及以下的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有關,如農維費。因此,其他費用中的大部分費用應首先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上,再傳導和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用戶。
(5)工資薪金主要是與各電壓等級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運維及檢修有關,少量與所有用戶有關,因此,工資薪金首先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變電設施、配電線路及設備上,再傳導和分攤到各電壓等級用戶。
(6)輸電線路、變電設施建設規模是根據最大負荷確定的,而不是根據電量確定的,在傳導高電壓等級的準許收入時,應按負荷進行傳導和分攤。
32按接入方式對電壓等級進行再分類
如110千伏應給出兩種輸配電價,第一種是不含11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施準許收的輸配電價,它對應的接入地點是省級電網220千伏變電站低壓間隔;第二種是包含11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施準許收入的輸配電價,它對應的接入地點是省級電網110千伏配電線路。
33省級電網輸配電電價按用戶類別進行核價
為了合理地承擔交叉補貼,省電網的公布的輸配電價應包含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及其他、居民、農業生產四個類別的合理輸配電價、承擔(或接受)的交叉補貼、實際執行的輸配電價,見表2。增量配電網企業支付給省級電網公司的交叉補貼=省電網輸送給增量配電網的電量×工商業用戶承擔補貼-(增量配電網的居民用電量×享受的補貼+增量配電網的農業用電量×享受的補貼+增量配電網的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用電×享受的補貼)。
4結論
政府部門在核定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時,大工業用電、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應以兩部制輸配電電價為主,且基本電費分電壓等級,同時保證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能合理反映其成本費用,避免電壓等級之間存在交叉補貼。同時,公布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及其他、居民、農業生產四大類別的合理輸配電價、承擔(或接受)的交叉補貼、實際執行的輸配電價,對于同一電壓等級、不同的接入方式制定不同的輸配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