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鳴+李一為+王曉東

摘 要:可根據實際工目的:研究比較ATP生物熒光法和微生物培養法對監測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應用價值。方法:分別采用ATP生物熒光法和微生物培養法對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呼吸機外置管路以及無菌放置4w的呼吸機外置管路進行清洗消毒效果監測,對比兩種檢測法的監測效果。結果:無論是清洗消毒后即刻亦或是無菌保存4w后的呼吸機外置管路,兩種檢測方法均在合格范圍,ATP生物熒光法、微生物培養法的檢出合格率均為100.0%,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ATP生物熒光法對于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同傳統的微生物培養法高度一致,可用于呼吸機外置光路清洗消毒效果評價。結論:ATP生物熒光法可用于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效果評價,且其檢測結果同微生物培養法高度一致,作需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ATP生物熒光法;微生物培養法;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R1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7-0200-01
呼吸機作為臨床重癥監護常用的設備,其呼吸管路為多次使用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將會直接影響器械的滅菌質量,進而影響使用患者的抗感染治療[1]。目前臨床上,對清洗消毒效果進行監測是醫療器械質量控制流程的關鍵環節[2]。在臨床上,常規的清洗消毒效果評價方法為微生物培養法,利用該方法可得到相關的量化指標[3]。近年來,有文獻提出,三磷酸腺苷(ATP)生物熒光法可檢測出醫療器械在清洗消毒后的殘留物[4]。本研究分別采用ATP生物熒光法和微生物培養法對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呼吸機外置管路以及無菌放置4w的呼吸機外置管路進行清洗消毒效果監測,對比兩種檢測法的監測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清洗消毒對象:為本院檢測用的呼吸機管路。
1.2 方法
分別采用ATP生物熒光法和微生物培養法對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呼吸機外置管路以及無菌放置4w的呼吸機外置管路進行清洗消毒效果監測。
(1)所使用設備及試劑:配套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噴淋式);干燥柜;ATP生物熒光檢測儀及相關試劑;微生物培養器材及相關試劑。(2)清洗消毒:把呼吸機外置管路可拆卸部分全部拆卸下來,按照清洗消毒機說明書上的操作要求擺放管路部件,選擇對應的清洗消毒程序,清洗消毒完成后,將管路部件拿出并放置于干燥柜。持續干燥10min。(3)清洗消毒效果檢測。1)ATP生物熒光法:采用專用棉拭子在清洗消毒后的管路的每個部件上進行采樣,采樣方法為用棉拭子在部件上順時針沿Z字形,該動作重復5次后即采樣完成。將采樣完成后的棉拭子小心放置于生物熒光測試管內,并迅速向其中加入裂解液和熒光素酶,將試管震蕩15次,待其反應完全后利用ATP生物熒光檢測儀進行ATP數值測試。合格ATP數值范圍為低于2000RLU。2)微生物培養法:對清洗消毒后的各個呼吸機管路部件進行取樣和微生物培養,然后進行細菌數量測定。合格細菌數量范圍為低于20CFU/cm2。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清洗消毒后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
兩種檢測方法均未檢出致病菌,ATP生物熒光法、微生物培養法的檢出合格率均為100.0%,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2.2 無菌保存4w后管路的洗消毒效果
兩種檢測方法均未檢出致病菌,ATP生物熒光法、微生物培養法的檢出合格率均為100.0%,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3 討論
呼吸機管道污染和氧氣濕化瓶污染為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兩大主要因素,得到臨床工作者的廣泛重視[5]。避免呼吸管道污染主要從加強呼吸機外置管路的清洗消毒入手,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全自動清洗消毒機進行集中清洗消毒,且嚴格要求操作人員對進行清洗消毒干燥后的管路部件進行紙塑密封,避免管路被二次污染[6]。且在進行清洗消毒效果監測時,要求工作人員在潔凈區進行該項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因操作環境不潔而影響監測結果,監測完畢后將管路按整套為單位進行紙塑密封,在密封袋外面標明檢測日期以及密封包裝日期。微生物培養法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清洗消毒效果評價方法,其準確度高且操作簡單,但其缺點是耗時過長,整個檢測過程需要兩天到一周的時間。ATP生物熒光法原理為通過檢測微生物體內體內ATP降解所發出的光,其特點是靈敏度高、快捷,可及時得出結果。本研究顯示,無論是清洗消毒后即刻亦或是無菌保存4w后的呼吸機外置管路,兩種檢測方法均未檢出致病菌,ATP生物熒光法、微生物培養法的檢出合格率均為100.0%,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ATP生物熒光法對于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同傳統的微生物培養法高度一致,可用于呼吸機外置光路清洗消毒效果評價。
綜上所述,ATP生物熒光法可用于呼吸機外置管路清洗消毒效果評價,且其檢測結果同微生物培養法高度一致,可根據臨床需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美戀,賈會學,李六億.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測及防控現狀綜述[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8):571-575.
[2]劉會芬,胡云玲,樊凌云.呼吸機管路消毒效果監測與成本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34):128-130.
[3]葉玉真,周毅,洪玲玲.兩種清洗消毒呼吸機管路方法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02):143-145.
[4]吳淑紅,王征旭,劉燕玲.等.呼吸機管路清洗消毒效果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04):953-954.
[5]倪小青,潘風雨,沈利,等.高齡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7):1504-1506.
[6]鄧遠蘭,茹瑞芝,劉玉宇.等.過氧化氫低溫滅菌對多重耐藥菌患者呼吸機管路滅菌效果的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0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