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梅
摘要:從世界各國來看,內部控制主要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業中實行較為普遍,而在中小企業群體中,卻一直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在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都還認識不足,亦或是為了節省成本而刻意忽視,而國家也較少有針對中小企業的內控政策,這就使得我國的中小企業在實行內部控制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和漏洞。本文中,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目前在內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條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建議
如今,在世界各國,中小企業已日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經濟支柱,中小企業經濟占國內外經濟總量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近幾年,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和發展勢頭上也都有較為快速的增長,且在稅款繳納額、進出口貿易額等指標上也正在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向。近些年,黨中央和國務院也多次表示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群體的生存和發展。2014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要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上涌現出一大批的技術創新企業。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向社會提供了約占全國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65%以上的專利發明。尤其是近兩年,更是有不少創新型的中小企業進入了新三板的掛牌隊伍中。可見,中小企業如今已經確確實實地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隊伍中的新型主力軍。
然而,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雖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且經營管理模式上也日趨正規化,但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小企業在成長的路上還仍然存在著不少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除了一些企業自身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內在因素也在限制或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如中小企業實行自然人法人一言堂或家族制管理模式、缺乏健全恰當的內部控制流程、員工職業素養不夠高且流動性較大、企業資產規模較小、經營管理方法不夠科學等問題,這些都是阻礙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絆腳石。
執行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資源的過度浪費和財務錯誤、財務舞弊的發生,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使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尤其是近年來,社會上各類投資機構的投資者在中小企業群體中挑選投資對象時,也普遍較為看重該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設和有效執行情況。
可見,企業內部控制的文化建設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而幫助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和優化,則是一件急需解決的事情。
本文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較為普遍的幾個問題進行總結,結合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提出了幾條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的建議,希望能為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有效開展內部控制機制的具體構建做出一點兒貢獻。
一、我國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論缺乏足夠的認識。
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在企業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如果管理者能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他們就會努力在企業中創建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并盡力去優化環境。
但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尤其是一些家族制的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不夠重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他們更喜歡家長制、一言堂的管理模式,認為自己親自指揮和監督企業的日常經營工作是最安全的,根本不需要搞企業內部控制。也有些管理者認為,中小企業沒有必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實施了內部控制反倒讓各業務鏈條間互相牽制,降低了工作效率。還有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是重業務、輕財務,只注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企業的盈利情況,根本不重視公司制度的建設和企業文化的建立,更不重視財務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這種情況在一些員工近500人的中型企業中也很常見。正是因為管理者的重業務、輕制度,導致了公司在業務快速擴張時卻因為內控制度的不匹配而問題頻出、后院一片混亂。
因為企業管理者的不重視而導致企業不能充分運用適當的內部控制方法,這些情況最終將會導致企業經營管理出現問題,使企業的社會競爭力受到影響。
(二)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不健全、不合理,存在制度缺陷。
有些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設制得不夠健全,沒有完全覆蓋到企業的所有組織和部門,或者沒有涵蓋到企業的各塊業務領域中。
還有些中小企業雖然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設計卻不夠合理,單純為了制度而制定,或直接照搬其他成功企業的管理方式等,缺乏對本企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沒有充分考慮到本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制度的可執行性和實用性。要知道,盲目地模仿只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困惑和障礙。
(三)財務信息不透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
與上市公司相比,我國非上市的中小企業不用對外公開財務信息,這就導致了非上市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不透明。還有些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甚至不需要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檢查,這就使得有些企業的賬務不夠真實可靠,甚至弄虛作假。有些企業在賬簿設置上完全因企業的不同需求而設計,有提供給企業管理者看的,有應對稅務稽核的,有應對審計檢查的,還有應對銀行融資的,甚至還有的中小企業是高新行業一套賬、雙軟行業一套賬、研發費用一套賬等。可以說,企業在會計賬務的操作上相當靈活,隨心所欲。
有些企業出于追求低成本的考慮,不愿高薪聘用專業水平高的財務人員,這就加大了財務錯誤的機率,極易發生財務錯誤和舞弊。因為對會計政策和會計制度的不熟練,這些會計人員在有些工作上就不能嚴格地按章辦事,對一些非常規的業務,也很難明確如何處理。這就給企業的財務工作埋下了隱患,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是極為不利的。
此外,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缺乏力度,經常出現責權不清的現象;內部審核監督機制不健全,稽核工作不到位;企業文化建設緩慢,甚至于根本就沒有企業文化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國內中小企業中常見的詬病,嚴重地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前進步伐。endprint
二、規范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社會各界應從企業外圍做好對中小企業經營的監督與檢查工作。
政府各相關部門應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并加強監督和檢查的力度,從外部層面做好促進中小企業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工作。稅務部門對中小企業的工作指導方法和稽核方式也應逐漸做出改進,財政部門應加強對社會會計人員的職業培訓和監督檢查工作。
(二)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完善內部控制流程。
在企業內部環境中,治理結構具有基礎性的地位,把企業現有的組織架構、部門職責、股權體系、規章制度等一一整理清楚,梳理出一套流程完整的管理體系。科學地設置內部機構、合理地分配職責權限是有效實現內部控制的保障和前提。
對企業重要的內部控制程序做一次全面的體檢,找出風險源,針對重要且緊急的風險隱患優先進行整改。如有的企業采購流程粗放、出庫手續流于形式,這些類似的問題都需要重新規范內部控制流程。
完整的內部控制程序至少應體現出:(1)交易要有授權,以保證每一筆業務都是在管理人員的授權范圍內產生的;(2)職責要明確,以保證每個環節都有相關的責任人或部門監督審核;(3)做好憑證與記錄,所有業務都要原始憑證齊全,所有憑證都要有簽字或蓋章,都要有連續的編號等;(4)加強稽核,每項工作完成后一定要有下一個環節的人來復核,從而減少錯誤和杜絕舞弊的發生。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機構。
要想讓企業走上正軌,健康可持續地發展,管理者就必須要摒棄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產權觀念,創建一套正規的現代企業制度,做到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科學管理。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是現代企業制度實行的首要前提。
完善的公司治理機構包括但不限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等。企業應設立獨立董事制度,并充分發揮監事會的作用。獨立董事可以為企業提供信息和創意,還可以監督經營者的不當行為。我國中小企業很少設立監事會,即使在一些新三板企業中,雖按照要求設立了監事會但也只是浮于形式,根本無法監督管理層。企業要想健康地向正規化發展,就必須嚴格按公司法的要求,讓企業的獨立董事和監事會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并及時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企業正常經營和可持續地健康發展的保證。只有有效地運用內部控制,才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管理目標,更好地提高財務質量,更好地防范企業經營風險,更大程度地防止違法亂紀行為的出現。但是,中小企業真正做好內部控制的實施還有很多方方面面要注意的細節,這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任重而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