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 陳龍勝
【摘要】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將新的活力注入到了我國工農業生產中,但長時間困擾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生產用水不足。為了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就迫切的需要在農業生產中實施節水灌溉。為此,本文度農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論述,重點探討了新時期做好農田節水灌溉的有效策略,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造福于廣大農民。
【關鍵詞】農田;節水灌溉;重要性;策略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相應的也增加了工農業用水,如此就更加突出了本就貧乏的淡水資源問題,因此就很有必要節約工農業生產用水,促進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傳統的農田灌溉以大田漫灌為主,這樣做可以說是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農田節水灌溉就是一種節約用水的有效方法。但在農田節水灌溉方面,我國因為晚于其它諸國,所以缺乏較為先進的技術,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因此,認清農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探索農田節水灌溉的有效策略,對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一、農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上升。當前我國水資源又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態下,這就導致水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不斷突出。而通過應用農田節水灌溉,可有效節約農業水資源,讓我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情得到明顯改善,按照農作物的不同和各個生產階段所需水分,對其進行科學灌溉,將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第一,可防止水資源在渠道輸送的過程中發生滲透或流失,促進水資源利用了的提高。第二,傳統的農業灌溉將水輸送至田間主要是利用開挖溝渠、埂的方式,而通過節水灌溉則不用再挖掘水渠,使農田得到節省,土地利用了大大提高。第三,利用節水灌溉,可使農田上部與下部的環境得到改善,讓農作物生長加快,更好的抵抗病蟲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做好農田節水灌溉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農民對于節水灌溉的全面認識
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農田節水灌溉技術,讓廣大農民對實施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后所獲得的直接和間接利益有一充分的了解。農民是直接接觸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人,他們對農田節水灌溉的建設、管理和運營等作用巨大,農田節水灌溉的措施與技術最終都需要通過農民來實現。所以,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明朗農民在農田節水灌溉推廣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立足于當地實際水資源情況和經濟水平,將節水灌溉的中心放在告訴農民收入上,加強農民素質教育,使之可以清楚的參與農田節水灌溉的全過程中,進而讓他們主動實施農田節水灌溉,深刻認識到由農田節水灌溉所帶來的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
(二)引進更高科技的水利設施
目前,高科技的農業灌溉設施僅在一些大型企業承包的大規模農田中應用,而同現有的漫灌設備相比較,噴灌與滴灌的優勢更為明顯,其對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漫灌的數倍之多,尤其是滴灌設備,其對水資源的利用率基本上達到了80%—90%,可以說對水資源的浪費非常少。除此之外,這些設備擁有較高的自動化,無需再用到過多的人力,由此便大大增加了使用方便程度。現在的農田更重,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的播種與收割,大大解放了人們的勞動力。但是在農田灌溉方面卻缺乏較高的機械化,以致于不能解放大量的勞動力,使之去從事其它行業,進而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我國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將先進的現代化灌溉設備引入進來。
(三)因地制宜地推行節水灌溉技術
日益突出的水資源供求矛盾,加之農田灌溉對水資源的消耗量又比較大,所以緩解當前水資源供求矛盾的一項有效措施就是對農田灌溉節水技術予以大力發展,而其也是我國農田水利事業發展的一項重點。為此,需根據各地情況的不同,推廣與當地情況相符的節水灌溉技術,比如一些地區已開始推廣噴灌,該種灌溉方式相較于傳統地灌,灌溉后土壤的濕度對農作物的生長更為有利,不僅不易對土壤的結構造成破壞,也能夠調節土壤的結構,并可以將植物莖葉上的灰塵沖刷干凈,對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積極促進作用,讓植物加快生長,使作物產量增加。除此之外,因為噴灌的的管道通常深埋于地下,進而使水溝的存在減少,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傳統的地灌需要平整的土地,而噴灌則未對土地作過高要求,只需將土地、丘林平整即可,適應性非常強。
(四)加強農業節水灌溉的科學管理
在進行農業節水灌溉時,需注意科學管理,首先聘請專家實地指導,根據專家提出的建議,科學開展農業建設。其次,結合農作物生長情況,定期對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對相關管理措施做出改進與優化。同時,將農田水利建設做好。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致使各地洪澇災害頻發,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將因干旱與洪澇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降至最低,使罐區的農田產量得到有效改善,促進農田排灌質量的提高。近年來,我國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可以說極大的保障了糧食產量,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
結語:
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農業意義重大。日漸加快的新農村建設步伐,迫切需要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提高,而農田節水灌溉有助于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快建設農田節水灌溉工程,對農民的節水意識予以強化,對農業產業結構做進一步優化,注入更多的資金到節水灌溉中,保證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將其應有的作用與價值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史明. 新時期農田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北京農業,2013,(36):234.
[2]袁艷,樊傳詩,王志強.太康縣農田節水灌溉存在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2012,(08):59.
[3]董娜,聶英 吉林省中西部農田節水灌溉效益的對策分析[J]. 吉林農業,2013,(02):2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