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翔
【摘要】泵站電器設備管理作為揚水灌溉系統中泵站運行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保證泵站安全與穩定運行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農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農業灌溉問題已經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加強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至關重要。本文以灌溉泵站電器設備為研究對象,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對如何加強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的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
引言:
泵站在農業灌溉基礎設備建設與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泵站電器設備作為泵站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泵站作用有效發揮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泵站運行管理中,加強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對提升泵站運行質量與效率,強化農業灌溉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原則與注意事項
1.1 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原則
在農業灌溉系統泵站電器設備的操作管理中,通常依據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現代化原則進行具體實踐。即,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如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建立完善、科學的操作管理制度,并依據制度規范,如《泵站安全運行操作規程》、《泵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等,執行各項管理內容,用以保證管理職責的明確落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過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依據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特點與內容進行分級管理,保證設備在灌溉期間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發揮泵站揚水灌溉功能;注重管理工作的與時俱進性,通過引進現代化管理理念與技術,建立泵站自動化管理系統,提升泵站電氣設備操作管理的科學水平,推動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提升整體管理質量。
對此為保障泵站電器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提升電器設備工作年限,需建立完善的操作管理體系與操作規程,并對相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提升其操作管理能力。
1.2 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注意事項
關于泵站電器設備的操作管理,需從泵站電氣設備、泵站閘門以及泵站機械設備的管理出發,進行操作管理的強化與改善。
首先,泵站電氣設備的操作管理。由泵站電氣設備運行情況可知,在對其進行操作管理時需注重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在日常工作中需注重對變壓器油位進行檢查,對存在的油污進行及時消除處理,用以保證設備用油質量。與此同時,也應注重變壓器“高低壓引接線”問題的預防,需保障接線連接的完整性與牢固性。其二,通過試運行及時發展設備存在的問題,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需由專業人員在做好絕緣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故障檢測與排除處理。其三,在明確各項檢查任務時,嚴格遵循管理原則落實工作職責,并通過有效監控與情況記錄保障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其四,在進行電氣設備操作時,需配設熟知電氣設備的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輔助管理與監督,在第一時間發展并解決設備問題,用以保證設備操作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其次,泵站閘門設備的操作管理。在泵站閘門操作管理中,需做到以下幾點要求:其一,在對閘門進行啟閉操作時,需配置專項工作人員對其設備進行檢修、操作與監控。通過多人合作,保證設備操作的準確性與安全性。其二,對閘門操作信息,如閘門啟閉時間、啟閉依據、工作人員、啟閉過程、設備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等,進行準確與詳細的記錄并保存,用以為后期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其三,注重各操作環節信息傳遞與共享問題,保證指揮人員指令的準確下達,并根據統一信號進行設備操作,同時注重電動起閉機與相關電氣設備之間的有效連接,實現設備間的協調作用,發揮設備功效。
此外,泵站機械設備的操作管理。泵站機械設備作為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操作管理中應做到以下幾點,從而加強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質量。其一,注重灌溉前期對水泵電動機的日常檢查,保證電動機接線的正確性與準確性,保證電動機電壓的穩定性。其二,在泵站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需統一工作人員工作服飾,避免因為服飾問題出現操作事故,威脅工作人員人身安全,造成機械設備損壞。同時,相關部門在對機械設備進行操作管理時,需做好自身防護工作,避免機械設備運轉對工人員造成傷害。其三,在水泵電動機實踐運行過程中,應控制電壓變化,保障電壓變化的規范化,如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需控制在額定電壓百分之五左右。
另外,在對泵站電器設備進行操作管理時,巡視檢查工作的有效落實至關重要,是保證電器設備穩定運行重要手段,也是實行泵站電器設備維修管理的重要前提條件。在此過程中需注重以下工作內容的有效落實:首先,對設備外表的清潔問題進行檢查,保證設備清潔度,尤其是操作柜、開關柜、隔離開關等設備。還需需注重變壓器油位問題,如漏油、油質問題的檢查,保證變壓器運行的穩定性;其次,注重對隔離開關接觸的檢查,保證靜觸頭接觸的牢固性,避免開關松動、自動跳閘等問題的產生;與此同時,注重避雷器接地裝置的檢查,保證裝置安全的科學性與可靠性,科通過直流耐壓試驗,提升設備操作安全性;此外,關于水泵運行轉態、電機運轉情況、傳動裝置運行穩定性、閘門啟閉問題等也許進行定期巡視檢查,實現電器設備操作的全面化、細致化管理。
2、泵站電器設備維修養護管理
泵站電器設備維修養護管理是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電器設備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制定完善的檢查制度,依據“五勤”原則,即從“看、摸、嗅、聽、巡”出發,對各設備尤其是上述幾項重點設備進行巡回檢查,提升管理質量。其次,針對存在的問題,需依據相關規定與準則進行及時處理,及時探尋故障根源,明確故障點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恢復設備安全運行狀態,并將其過程與操作行為進行記錄,建立設備操作管理檔案。此外,在汛期后,加強設備維修力度,對汛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處理,通過試驗、更換、維修、保養等方法提升設備運行安全性。另外,需依據設備實際情況制定維修規劃與專項維修改造計劃,通過技術革新,提升設備操作質量,保障泵站運行安全。
3、泵站電器設備安全管理
首先,加強泵站雷電預防工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與技術要求,聘用專業人員對泵站生產區、工作區的防雷裝置進行檢修與校驗,避免雷電危害的產生。其次,建立全年、全天安全值班制度,通過輪班值班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泵站設備偷盜現象的發生。此外,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與考核機制,通過相關知識、法律法規、技術與經驗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工作意識與操作管理能力,并基于考核機制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與自主性。
4、結論
俗話說“三分靠建設,七分由管理”,加強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已成為水利工程項目運行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是泵站安全與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對提升農業灌溉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依據泵站電器設備操作管理原則,注重泵站各電器設備的操作、維修與安全管理,完善泵站設備管理制度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猛.探究影響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質量的因素及解決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22:69.
[2]姜碧慧.防洪排澇泵站電氣設備的運行與維護管理[J].技術與市場,2016,2303:149-150.
[3]劉思齊,柳玥竹,姚於奇.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管理維護[J].南方農機,2016,47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