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我國的大部分河道出現了不同情況的污染,對附近環境產生了非常大的破壞作用,只有通過相關的整治計劃才能確保環境問題的改善,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希望可以將這一問題解決。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河道治理基本原則以及生態理念的含義,最后提供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河道治理方案,希望通過本文可以將相關問題全面解決,為我國的環境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河道整治規劃;生態理念;主要方案
前言:
生態環境是一種自然、和諧、穩定的狀態,而保持生態平衡是所有物種都應該重視的。我國現階段河道污染情況十分嚴重,打破了生態平衡,對物種的生存產生了影響。我國自上世紀就將河道治理問題作為重點內容進行治理,但是現階段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要想將這一問題解決,需要從生態理念的角度下完成相關建設。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了一定的介紹。
1、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則
因為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對于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非常低,導致對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河道情況非常不容樂觀。在過去進行河道治理的過程中,只是注重河道的防洪情況,對于污染治理沒有重視,導致河道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污染。要想保證河道治理工作到位,必須遵循以下幾方面的觀點。
第一點是完成河道的綜合治理工作,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第二點是進行河道治理工作必須從多個角度共同進行,不能只是為了單一目標完成相關工作,在防洪的基礎上也要關注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滿足休閑等方面的要求。第三點是因為我國土地面積較廣,所以在進行治理環境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不能對當地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第四點是在進行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不能對河道發揮功能產生影響,按照實際要求,使其可以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2、生態理念的概述
在生態理念下完成相關設計需要按照以下幾點進行。
第一點是在進行河道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其自然岸線進行施工,在不同的部分呈現出不同的姿態,不能呈現一條直流的形態,需要按照其自然美感進行施工。通過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施工,可以滿足附近生物對環境的需求,使生態系統處在更加穩定的狀態,使其自動修復功能逐漸恢復。第二點是在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與河道附近的環境相協調,在進行選取河道植被時,最好在附近選取,在建筑中需要使用專門研制的材料,通過這一方式將治理工作對附近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第三點是進行河道治理之前需要確定河道所需要發揮的功能,因為不同河道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能準確的定位河道功能,就會對其接下來的使用產生影響。
3、河道治理的主要方案
3.1河道整治
在城市中,防洪并不是河道的主要作用,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構建城市的生態環境,幫助凈化城市水質。合理的河道治理不僅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優化,而且可以為人們的帶來更多的樂趣。要想使城市河道的作用全面發揮,在進行河道治理的相關工作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是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要保證河道是按照其自然狀態呈現的。根據地形的特點設計河道的不同形態,使水生態保持多樣性,使河道的修復功能不會因人類的活動遭到破壞。如果需要更改河道的走向,則要盡量減少占用的居住面積,避免因為拆遷款使成本增加。第二點是工程需要與城市建設的相關事項符合,不能造成二者之間的沖突。第三點是在進行河道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進行。第四點是如果河道的兩岸環境存在不同,需要按照實際需求進行合理的調節。
3.2橡膠壩
橡膠壩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蓄水,所以在進行相關設計的過程中不需要考慮防洪的問題,但是在進行設計工作時要以防洪體系閉合的前提下進行。橡膠壩與其他壩型的主要優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是橡膠壩的底板與河床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如果其出現坍塌不會對泄洪產生影響,因壩址與上下游的過流斷面處在一致的狀態。第二點是橡膠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壩袋,所以施工時間較短,而且受到外界影響出現問題的幾率較低,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壩袋可供選擇,將環境、氣候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3.3河道休閑空間
為了增加河道治理工作的優點,使人員自然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可以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在兩側增加觀賞臺,人們可以在觀賞臺觀看河道的景色。通過這一設置不僅可以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拉近,而且可以使人們進行休閑娛樂的空間加大。
3.4加強河道清潔工作
因為河道工程的治理工作并不是通過一個部門就可以完成的,只有通過多個部門之間的合作,才能實現。為了使河道的清潔工作完成質量有效提高,需要建立相關的河道清潔部門,對河道進行治理與清潔工作,將河道以及河中的各種垃圾及時清除,使河道一直處在清潔狀態。在受到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需要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提出有效地治理措施。加快建設污水處理管道,使附近的企業與居民的污水可以得到快速的治理,并提高附近居民的素質,將其原有的不良習慣改善,進一步保證河道的清潔。
結論:
河道治理所要達到的結果是使河道處在生態自然的狀態,要想達到這一狀態必須將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解決。將生態理念應用在河道治理的工作中,可以將這一問題全面解決,使河道的作用體現,環境問題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使社會處在可持續發展的狀況下。所以在進行河道治理的相關工作過程中,需要將生態理念貫徹其中,通過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促進河道的狀態改變,間接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蔡昆.格朵、拖海河段治理工程整體布置及建筑物細部結構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1(21):108+110.
[2]張紅武,李振山,安催花,方紅衛,黃河清,戴文鴻.黃河下游河道與灘區治理研究的趨勢與進展[J].人民黃河,2016,38(12):1-10+23.
[3]魏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段河道治理工程治導線設計參數的確定[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6,22(08):53-55.
作者簡介:季鳳翔(1965,10-),男,湖北省荊州監利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