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權 萬文濤 仲九林
【摘要】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提高有助于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有效防止公路結構病害的產生,本文將對瀝青路面抗滲性能提高的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瀝青路面;抗滲性能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道路交通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公路已經成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大部分公路都屬于瀝青路面,要想確保路面結構的水穩定性和耐久性,必須要預防水對路面造成的破壞。對提高瀝青路面抗滲性能方法進行研究可以降低水分對瀝青路面的損害,從而全面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確保車輛行駛安全。
1、瀝青路面抗滲性能差的危害
1.1 對原材料產生破壞。如果瀝青路面的抗滲性能差,水分會通過瀝青路面的表層下滲,在高速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動水壓力,從而使瀝青和礦料間的粘結力大大降低,久而久之,瀝青會與礦料徹底剝離,從而使道路產生結構病害,影響道路使用壽命和行車安全。
1.2 瀝青路面滲水破壞結構層。動水壓力會對基層結合料造成損害,使基層結合料中的細料形成唧漿,從而使瀝青路面產生裂縫、變形、坑洞等結構病害。如果水分持續下滲,會影響道路結構的整體性,使面層和基層脫離,威脅行車安全。
2、提高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方法
2.1 避免水分滲入路面結構層。當前,我國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結構層主要為兩層結構和三層結構,水分對瀝青路面的危害會形成連鎖反映,一旦水分進入到了瀝青路面結構的第一層,便會對該層產生水損壞破壞,進而對第二層、第三層造成危害,因此,提高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有效方法便是增加瀝青路面結構層,采用密集配瀝青混凝土結構,對路面的橫、縱、斜向結構裂縫及時修補,防止水分滲入路面結構層而產生水損壞破壞。凸型中央分隔帶和路緣石對瀝青路面的抗滲性能具有消極影響,應采用具有低而圓滑外形的斜式緣石。
2.2 增強瀝青與礦料的粘附性。瀝青與礦料的粘附性與瀝青的抗滲性能成正比,因此,在選擇礦料時應選擇干燥、潔凈、粗糙、粘結力較好的堿性礦料,避免使用容易造成瀝青和礦料剝離的堿性礦料。如果瀝青與礦料的粘附性較低,則需要適當加入抗剝離劑來增加二者的粘附性。瀝青與表面層、中面層及下面層的粘附性等級必須要達到規定值,比如,中面層的粘附性應大于五級。表面層的礦料應選擇硬質巖石料,比如花崗巖;瀝青應選擇針對度和含蠟量低、軟化點和粘度高的瀝青。
2.3 對瀝青路面的空隙率進行嚴格的控制。在瀝青混合料拌合過程中會通過馬歇爾實驗來測試瀝青混合料的密度、流值、馬歇爾穩定度、空隙率,通過實驗可以發現,壓實度與空隙率呈反比,壓實度越好,空隙率便越低,抗滲性能自然越高。我國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中對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標準有明確規定,如圖1所示。據統計,當壓實度達到98%的標準時,空隙率可以控制在7%范圍內,使瀝青路面的抗滲性能得到了提高;如果壓實度控制在96%,則空隙率會大于8%,便容易造成滲水現象,因此,在進行瀝青路面壓實作業時必須要嚴格按照壓實度標準提高壓實水平,減小空隙率。
2.4 嚴把材料質量關,控制施工質量。原材料對瀝青路面的抗滲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比如粗集料,其最大粒徑和結構層的厚度與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滲水率密切相關,選擇何種粗集料需要通過對三者的研究進行確定,理論上來說,粗集料的最大粒徑和結構層厚度比要小于1:3。在正式施工前,必須要嚴把材料質量關,既要確保材料質量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又要保證所選材料符合工程需要。此外,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也是提高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重要途徑,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不斷優化各層瀝青混合料類型和配合比設計。
3、結語
綜上所述,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提高可減少動水壓力對瀝青路面的損傷,從而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影響瀝青路面抗滲性能的因素較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施工完成后要做好養護工作,從而全面提高瀝青路面的抗滲性能。
參考文獻:
[1]黎太平,劉霞.大空隙瀝青路面滲水性能測試方法和指標分析[J].科技資訊,2010(24):94.
[2]蔣甫.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滲水性能及其衰變規律[J].公路,2010(06):124-128.
[3]但漢成,李亮,何要超,趙煉恒,王峰.瀝青路面滲水性能測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08):16-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