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梅
摘要:工會工作是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和諧社會、組織和動員群眾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求。不同的時代,對工會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工會工作人員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會工作。現代社會,所有制經濟形式出現了多樣性,很多跨國際公司不斷涌現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下,工會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基于此,本文從工會工作創新的內容入手,研究了一些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途徑,以期促進我國工會工作健康發展。
關鍵詞:工會工作;創新方式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十六大報告在提出“三型工會”的同時,要求工會干部“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工會建設。推動工會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持正確方向、繼承優良傳統,勇于解放思想、敢于革故鼎新,提高工會工作科學化水平,不斷煥發工會組織的生機活力”。因此,在新的環境下,如何創新工會工作,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已經成為企業工會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工會工作創新的內容
(一)以工人階級為主體,實現中國夢
工人階級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地位。工人階級是推動我國社會進步、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中堅力量,這是對工人階級的肯定,也是對工人階級的要求。工會是工人階級自己的組織,其在社會生產發展中起著主力軍的作用,調動工人積極性,激發工人的歷史主動精神,促使工人用勞動和實干實現中國夢,是創新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會的職責。
(二)代表和維護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勞動者的正當權益
工會具有群眾性,其主要任務是維護廣大工會代表和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工會組織的主體是人們群眾,人民群眾對工會的支持和信賴是工會的力量源泉,群眾是工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旦工會失去代表性,那么工會也就失去的群眾基礎,工會就不再具有群眾性。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營形式趨向多樣化,所有制趨向多元化,產權關系趨向明晰化,企業行為趨向自主化,利益分配趨向差別化,勞動關系趨向契約化和市場化,在這種形式下,工會工作面臨的環境極其復雜,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責任更加重大。
工會工作要貫徹尊重勞動、尊重人文、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保障勞動者的權利,維護和發展勞動者的利益。勞動者首先是社會中存在的人,他們會存在思想需求,也有特殊的經濟利益。按照勞動價值論,勞動是生產過程中唯一會自動反應的要素,也是創造價值的源泉。要想讓勞動力對經濟發展和企業進步作出積極的反應,就必須尊重其人格,明確其主人翁地位,保護其合法權益。工會要通過創新工作,團結廣大職工完成各項任務,更好地協調勞動關系、調解勞動爭議,促進單位發展。創新工會工作的過程中,要以群眾的利益為核心,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敢于為群眾說話,嚴格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創新發展途徑
(一)創新理論
理論創新是工會創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工會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工會工作的重大發展和突破,都離不開理論的創新。因此,在創新工會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創新理論為向導,通過理論創新,帶動工作創新,不斷推動工會發展。同時,創新理論要明確正確的政治方向,緊跟黨的步伐,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同時參考國家重要領導人關于工會工作和工人階級的講話,以其整體思想作為創新理論的思想基礎。
(二)創新監督機制
在工會創新工作中,要建立以企業公開為主渠道的維護職工知情權和參與權的監督機制。促使企業不斷向勞動安全、財務管理、生產經營領域、成本管理等方面延伸,進一步鞏固企業公開制度,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實現工會組織實施,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監督檢查,黨政齊抓共管。
(三)針對工作重點難點進行實踐創新
在工會工作創新過程中,要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和不同要求,創新工會工作的內容、方法、制度、手段,以適應時代發展,推動工會工作上升到更高層次。
習近平同志指出:時代在發展、事業在創新,工會工作也要發展、也要創新。當前,我國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工會工作要深入研究和解決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服從、服務于大局,努力提高新常態下工會工作水平,準確把握中國工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及時把握時代脈搏和社會變化的趨勢,深入研究經濟新常態下工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深化對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展規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規律、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出新概括,明確新思路,提出新舉措。
三、總結
總而言之,時代不同,對工會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創新工會工作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企業工會應針對工作重點、難點進行實踐創新,通過創新理論、創新監督機制等方法,善于運用創新思維,著眼于現在職工群眾的實際情況,掌握創新規律,保持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不斷提高我國工會工作水平,促使工會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推動我國盡早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王嘉梓.論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主要內容[J].山東工會論壇,2016,22(01):19-21.
[2]黃艷.淺析公路的水泥穩定碎石層試驗檢測技術要點[J].低碳世界,2016,(19):226-227.
[3]鄒瑞瓊.利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的機制與方法[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3(01):9-12.
[4]巫燕.新形勢下創新工會工作的思考[J].輕工科技,2014,30(01):158-159.
(作者單位:南昌水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