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銀
摘要:基于《南網綱要》,與基層單位實際相融合,通過圍繞中心工作,運用五大引擎(建文化、強意識、固機制、造品牌、樹標桿)推動企業文化落地生根,形成基層企業發展與企業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局面,達到以發展提升文化、以文化推進發展的效果,最終實現“金電夢”。
關鍵詞:企業文化;基層;發展
在基層企業文化的調查中發現,員工基本都能夠較為準確地說出南網的價值觀體系,80%以上員工可以比較正確的陳述企業使命、企業理念、企業愿景及戰略目標中的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基層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還只是流于表面,普遍存在理解模糊、認識膚淺、事不關己等問題。因此研究如何讓企業文化植根于基層,激發基層的活力,增強凝聚力,具有它的必要性,也為企業的發展打下更深厚的基石。
一、圍繞中心,構建企業文化體系建設
圖1 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的“五星模型”
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全面創新、推動管理升級的思想基礎和力量源泉。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中心,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服務。從這個意義來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需要與企業實際充分融合,才能形成企業發展與企業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局面,達到以發展提升文化、以文化推進發展的效果。基于這個理念,我們逐步構建融合基層單位中心工作,由“五大引擎”組成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五大引擎”助推企業文化扎根基層,促進企業發展。
二、“五大引擎”推動企業文化扎根基層
(一)契合金灣特色,建立屬地文化
“文化于根”——在《南網總綱》基礎上“提煉、提升和明晰”;宣貫和落地企業文化,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必須于企業的實際相結合,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員工的日常生活相結合。2015年金灣供電局以南水供電所為試點,提煉出“船”文化,并通過文化展廳的展示,把著力點放在“固根強本”上,使廣大干部員工對我們的企業文化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能夠身臨其境,身體力行。
(二)發揮黨建引領,強化意識形態
“內化于心”——經歷認識、認知到認同的過程;只有認同,才會信奉;只有認同,才能凝聚力量。要使企業文化在員工行為上發揮作用,就得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強化意識形態,使其內化于心,真正地入腦入心入髓。
一是黨團垂范鼓人心,發揮表率作用:先在黨團員范圍內開展學習《南網總綱》系列活動,主動在黨團員身上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黨團員要增強意識,身體力行,為人表率,對違章違紀者要嚴肅處理,似類似問題得到制止,保障文化建設順利進行。二是層層滲透,不斷強化培訓:黨團員不光要默默的做,還要常常講倡導理念,大會講、小會說,時間長了,先進的理念就會潛移默化中層層得到認可。
(三)追求管理精益,固化各項機制
“固化于制”——制度是物化了的理念,制度是理念、行為、習慣產生的土壤,用制度、機制來反應文化理念,將取得的文化建設成果用機制固定下來,使員工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機制的規范。如在服務理念中,我們建立了 “一村一方案”配電網升級改造實施的機制,進一步規范地域化的管理。
(四)凝聚真情實感,打造專項品牌
“顯化于物”——將文化的要求體現到物質載體上,通過建設企業文化展廳和打造金灣10大品牌,構建企業文化的熏陶環境、搭建企業文化平臺,使員工通過品牌活動不知不覺間接受企業文化的理念,時時處處能夠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存在。同時,通過品牌活動不僅僅讓員工快樂工作、與企業共同成長,更是體現了南網的品牌形象“萬家燈火 南網情深”。
(五)提高執行能力,樹立金電標桿
“外化于行”——通過提煉典型、樹立標桿等形式,從正面傳導行為,提升我們的執行力。只有正確的執行才能讓戰略落地,只有準確的執行才能讓策略實施,只有嚴格的執行才能讓組織運行,只有尊重的執行才能讓文化扎根。
1.活用故事傳理念
金灣供電局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利用黨團活動、品牌活動等,引導職工思考“我能從中學到什么”、“能否從中西區經驗教訓”等,拉近理念與實踐距離。同時,金灣供電局會收集職工在執行文化理念過程中的故事,如抗風復電、航展保供電等,利用網絡平臺、明德講堂、青年學堂等反復宣講職工執行文化理念的流傳,使文化理念走進職工心里。
2.巧用典型引方向
金灣供電局選樹愛崗敬業、創新創效、黨員先鋒等不同方面的先進典型,讓先進典型成為推行文化理念,引領職工思想行為的標桿,并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各類典型的先進事跡、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宣傳,切實用典型引導職工認知、理解、融入和踐行文化理念。
三、評價(見圖2)
通過內部評價(企業凝聚力、企業成長、員工成長)和外部評價(企業形象、社會滿意度、獲得表彰榮譽)分析得出,金灣供電局通過構建企業文化體系,將企業文化很好的落地,并且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了企業發展。
企業凝聚力:通過向全體員工不記名問卷調查統計測算。
企業成長:由黨建黨廉考核情況、安全事件、綜合電壓合格率、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供電可靠性、中壓線路故障率、外力破壞故障指標自動化設備在線率、電費回收率等22項指標組成的綜合指標緯度測算。
員工成長:人員結構、年齡、學歷、職稱、技能、員工獲得榮譽情況的綜合指標緯度測算。
企業形象:面向公眾社會的宣傳,如省、地市和縣區的政府新聞頻道、報刊、公眾號等內、外界媒體宣傳的數量和等級,通過統計測算。
社會滿意度:通過第三方評估公司評價。
獲得表彰榮譽:根據系統內和社會上的單位、個人獲得榮譽情況,通過量化評估統計測算。
四、結論
“企業文化的落地是個系統的工程,從狹義上說是企業文化理念的推廣、滲透、考核與完善過程,但廣義上看,是企業本身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長期動態演變的過程。”因此,如何根據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結合基層單位實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先進的理念、機制、行為、形象推動企業文化的不斷演變、升華并真正落地,使之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還需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楊克明.企業文化落地高效手冊[J].管理科學,2010.
[2]周忠英.企業文化——未來企業的第一競爭力[J].商業研究,2004(03).
[3]孫俊邦.企業文化基層落地的思考[J].國家電網,2014(7).
(作者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珠海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