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摘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對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用和實踐,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五大發展;發展理念;思考
一、發展理念是行動先導,也是核心追求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實踐都是由發展理念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有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戰略和方式,而且由于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和作用,人的理性張揚到了一個極不適當的程度,未取得社會個體豐富而全面的發展,所以目前對發展理念的追問、思索更應該是核心追求。我們黨十八大以來對發展理念進行了更深追尋,從“以人為本”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再到“以人民為中心”,“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更為人性,扭轉了工具理性的單一,符合人民作為國家主體的利益,符合黨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宗旨,符合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并以此也衍生確定了五大發展理念。抓住創新發展就牽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才能在改革開放深水期,再次點燃高速發展引擎;抓住協調發展就解決了制約發展的要害,才能補齊短板、挖掘潛力、增強后勁,實現高水平發展;抓住綠色發展奠定了永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才能免于大自然報復,實現與自然共生共榮、和諧共存;抓住開放發展走上融入世界的慷慨大道,才能引進來、走出去,實現最終的互利共贏;抓住共享發展就踐行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實現團結穩定、共同富裕。
二、協調發展是發展手段,也是發展目標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五大發展理念中相對于內蒙古自治區實際情況,協調發展是有效的發展手段。在空間格局上,我區城鎮體系不合理問題突出,城市規模等級建設不合理,擁擠的越來越嚴重,寬松的越來越滯后;在資源配置上,部分大城市整體功能跟不上群眾需求,各類資源處于閑置浪費狀況,部分小城市整體功能庫存超容,各類資源處于極度短缺狀況;在收入分配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增大,兩級分化不斷擴大等,這些問題亟待通過協調發展為手段來解決,要用好國家戰略空間轉變、推進城鄉一體化、扶持邊緣困難地區等協調發展政策,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能促進協調發展的信息技術,以此促進我區實現各個地區、各個層級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社會全面發展、機會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標。
三、綠色發展是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
過去我們提倡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現在我們只提倡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區別體現在踐行綠色發展的堅決性,前者是從開采過程中統籌兼顧的考慮綠色發展,后者是從規劃設計上統籌的考慮綠色發展,后者將青山綠水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根本性、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工業經濟中我們容易迷失在經濟發展帶來的短暫福惠,而根本上講,綠色發展才是我們賴以生存、健康發展、追求幸福的基礎。人的命脈在于田,社會再發達取代不了人對食物和淡水的依賴;田的命脈在水,社會再發達取代不了田對水源潤澤的依賴;水的命脈在山,社會再發達取代不了水對大山集養的依賴;山的命脈在土,社會再發達取代不了山對土壤堆添的依賴;土的命脈在樹,社會再發達取代不了土對生態保持的依賴。歸根結底,我們生存離不開青山綠水,社會發展離不開青山綠水,有了青山綠水才有持續發展、創造幸福的基礎,才有幸福亮麗的祖國北疆風景線。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四、供給側結構改革是重大創新,也是必然要求
供給和需求是影響經濟增長的兩端、兩側,美國等發達國家歷史上通過對供給兩端改革調整,實現了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但通過此次學習我認識到,我國結合實際情況所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不等于“供給改革”、“供給管理”,是重大理論創新,是對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要素配置的改革,主要舉措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補短板、降成本”,諸如清理僵尸企業,以此去除不合理營運結構;改革稅收、基礎物價定制、行政審批結構,以此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化解已存在的庫存,盤活積壓資本和資源;支持幫扶企業補齊短板,提高投資效率,帶動市場活力;化解政府債務、加強民間借貸監管、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以此穩固經濟平穩運行,為市場健康運作和發展奠定基礎等,旨在有效解決供給側存在的問題,保障市場更健康、更活力、更有基礎運作,而非直接干預市場,也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倒逼了改革,因此,供給側結構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五、“十三五”期間是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也是決勝小康的新航程
國家的五大發展理念也是自治區十三五規劃的核心內容。十三五期間社會整體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只有順應新常態下的發展大勢,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結構優化以及國家戰略調整和政策扶植機遇,才能改善自治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比較滯后、貧困人口基數較大、民生社會事業欠賬較多、城鄉居民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法制基礎薄弱等諸多困難和挑戰,走出一條全面協調、綠色共贏的新常態發展之路。同時十三五期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攻堅決勝期,針對這一歷史任務,十三五規劃在牢牢把握著經濟發展新常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也處處聚焦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如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全民醫保、十個全覆蓋等等政策目標,都是決勝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十三五也是決勝小康的新航程。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