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朗
摘要: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對于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管理優勢、發展優勢,是當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點研究課題。為了加強現代化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必須要提升非公黨建工作水平,切實維護非公企業內員工的合法權益,發揮黨的作用,促進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體系;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非公企業基礎保障
當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黨建意識薄弱、組織體系不健全、基礎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如何從黨組織的有形覆蓋轉變為有效覆蓋,全面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健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體系
各市(縣、區)要明確負責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機構,設立兩新組織黨工委或兩新組織綜合黨委(黨總支),提供辦公場地設施、工作經費等保障,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工作人員。有條件的地方還應設立黨建工作指導站,選拔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黨員干部擔任站長,配備黨建工作指導員,負責具體指導轄區內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重點做好培養發展黨員、指導建立黨組織等工作;對已建立黨組織的,督促指導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推進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對規模較大、影響較大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可由上一級地方黨委直接管理或雙重管理,加強聯系服務。
二、發揮三大作用,促進三個轉化
一要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首先要增強非公企業出資人政治認同,做到思想引領。可通過舉辦出資人“紅色理論”培訓班、業主座談會、黨建文化進企業、致出資人一封信等方式,增強對出資人理想信念教育。針對黨建工作開展得好的非公企業,優先納入重點企業聯系服務,優先審定黨員發展計劃,優先支持黨建工作經費,在政府各類會議和活動中,邀請他們列席會議或參與,不斷增強出資人對黨的政治認同。其次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做到文化引領,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文化活動,幫助企業總結、提煉、培育文化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再次要引導企業積極構建黨組織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相互融合、協調決策管理的組織架構。做到組織引領。在領導體制上,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在工作機制上,實行雙向互動,堅持每月召開一次企業黨組織、經營管理人員聯席會議,對生產、經營、管理等重大事項,原則上要征求黨組織意見,堅持做到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
二要發揮黨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將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企業的發展資源。建立健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把非公企業黨建列入政府部門績效考評,推動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行業監管部門、登記管理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共同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三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將黨的工作活力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探索試行民主懇談會、黨群議事會、黨企聯席會等制度,引導企業黨組織認真分析企業的發展定位、現狀和存在問題,主動建議獻策;推行黨員議事會、黨員聽證會等制度,將關系企業發展的重大事項第一時間向黨員通報公開,組織黨員討論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年度工作安排、重大項目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根據黨員不同崗位,建立黨員責任崗、黨員責任工序、黨員責任生產線、黨員責任區,每季度組織一次公開承諾,落實黨員責任,引導每一名黨員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作用,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三、進一步夯實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基礎保障
一要落實人員保障。選優配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按照守信念、講奉獻、重品行,懂經營、會管理、善協調,熱愛黨務工作和熟悉群眾工作的標準,從企業內部,特別是中高層管理者中培養選拔優秀黨員擔任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企業內部沒有合適人選的,當地黨委和政府部門應可采取選派第一書記或幫助企業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書記人選的方式為企業配備黨組織書記。提倡不是企業出資人的黨組織書記、副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工會主席、副主席;也可由黨員工會主席通過法定程序擔任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對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要做好年度培訓計劃,依托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教育基地和高校,運用網絡信息平臺等現代化教育手段,有計劃地開展黨務工作者輪訓工作,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
二要落實經費保障。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認真落實非公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保障相關要求,按標準撥付黨員活動經費、專(兼)職黨組織書記工作津貼和新建黨組織啟動經費。各級政府可根據根據財力情況將非公企業黨員培訓工作、黨建示范點建設和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建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認真落實非公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稅前列支的規定,按時將非公企業黨員交納的黨費全額撥返企業黨組織,做到嚴格審查、全程監督、專款專用。
三要落實責任保障。各級黨委要把非公企業黨建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作為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組織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和相關單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機構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及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為直接責任人。建立領導干部直接聯系非公企業出資人制度,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要直接聯系1-2家非公企業出資人,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引導,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切實增強出資人對黨建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兩新組織黨工委負責統籌指導本轄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列入黨建工作責任制檢查的重要內容。統戰、發改、工信、科技、商務、工商等部門要發揮職能優勢,幫助指導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增強功能、發揮作用。
只有做到上述的幾點,才能保證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保證執政黨在企業內部的影響力,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和經營,實現黨和企業之間的互利互助,相互促進,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常勝.關于非公企業黨的建設研究綜述——基于社會主義勞動關系下[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02):61-65+73.
[2]余璐,李睿.非公企業基層黨建與企業治理——基于湖北省的調查分析[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5(03):42-46.
[3]邱觀建,文道貴.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體制機制創新[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810-816.
[4]芮瓊.提高非公有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路徑思考——以安徽省亳州市非公有制企業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96-9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