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職工創新工作室是職工經濟技術工作的新平臺,也是工會建設職能充分發揮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創新不僅能提高生產能力,還能為企業培養創新型人才。開展“職工創新工作室”活動,可以有效鼓勵企業職員工的創新熱情。在“職工創新工作室”活動中,企業可以發現更多有思想、有激情、有上進心的三有核心員工,通過“職工創新工作室”活動,可以使企業員工進行有效技術交流,還能樹立領頭羊效應,增加企業的生產力。合理高效的策劃“職工創新工作室”活動,是企業在未來發展道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創新工作室;推動;發展
作為工會組織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作的新載體,職工創新工作室既是開展員工素質提升工作的落腳點,更是提升企業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增效點。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新環境中,企業通過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能有效提高職工的創新動力,推動企業創新進步。當前,在全國各行各業中創建了數以萬計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創新工作室遍地開花、深入人心,但是仍不同程度存在著工作室建而不用、用而不精、有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現象,這既不符合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創建理念,也不適應職工創新工作室的發展要求。為此,應從合理的制度、科學的管理、創新的平臺、人文的關懷等各方面考慮,多管齊下解決如何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深入發展。
一、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深入發展,首要在建立合理的制度
職工創新工作室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制度作為重要依據和保障。建立合理的、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是工作室的立室之本。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既要制定保障工作室正常運行的申請建立、硬件保障、日常管理、開展創新活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也要建立推動工作室健康發展的日常考核機制、工作室退出機制和工作室成員進出機制。強調工作室作為一個獨立整體的權利和責任,明確工作室的日常行為規范,避免工作室進入封閉的靜態循環,而是走向保持動態的正常運轉。
二、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深入發展,關鍵在科學的管理
工會組織作為職工經濟技術工作的負責部門,應切實擔當起職工創新工作室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從建立工作室之初到工作室正常運轉之間,工會組織的參與要全程化、信息化、制度化、人性化,對工作室的定位要明確清晰、對工作室的發展要精準規劃、對工作室的日常要管理到位、對工作室的具體情況要充分掌握,對工作室的活動要督導評議、對工作室的成果要轉化推廣、對工作室的成績要有力宣傳。科學的管理具體體現在職工創新工作室各方面工作上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
三、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深入發展,根本在創新平臺的建設
職工創新工作室持續、深入、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它能夠成為一種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的職工創新平臺。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職工創新平臺是工作室做強做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工作室創立發展的根本意義。
(一)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科技進步的創新平臺
職工創新工作室要牢牢把握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個中心思想,眼睛緊盯企業生產經營重點難點問題,選立課題大力攻關,在攻關課題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工作室的技術人才優勢,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將工作室的成長與企業的發展有機統一結合。利用工作室的平臺優勢大量孵化專利、成果、論文,使工作室成為科學技術的前沿陣地、技術成果的孵化基地和發明改造的誕生搖籃,促進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二)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技能培訓的創新平臺
職工創新工作室根據專業分工不同,為企業提供自身具備優勢的專業技能和技術培訓,為各類技能大賽輸送“裁判員”、“教練員”和參賽選手,為企業一線職工進行精準、高效的技能培養和訓練課程。通過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技能培訓,為企業打造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提高企業員工技能水平,推進企業高素質職工隊伍的建設。
(三)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技術服務的創新平臺
為職工創新工作室開設“技術門診”,設立熱線電話,對生產現場的問題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或處理建議。組織多個工作室的“門診專家”到問題集中的地方現場辦公或巡回“出診”,在企業網站或職工網上練兵網站開通“技術門診”板塊,更方便快捷地為企業和職工提供技術服務。利用微信、QQ等互聯網社交軟件,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技術服務交流群,利用互聯網這一強大工具使工作室的優勢共享,成果共享。
(四)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技術聯盟的創新平臺
推動企業的工作室創建工作室聯盟,為工作室與工作室之間的技術交流、課題合作搭建更廣闊平臺。推動具備條件的職工創新工作室,聯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建實驗實訓平臺,探索創新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機制。
四、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深入發展,支撐以人為本的理念
職工創新工作室匯聚了企業優秀的技術專家和技能人才,是企業不可復制的競爭力。對表現優秀的工作室以及成員在評先評優方面優先考慮。對成績突出的工作室成員應向主管部門和領導建議在職稱、續聘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在工作室經費方面給予一定支持,設立企業內部的評先機制,定期給予考評獎勵。要重視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團隊建設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工作室的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