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勇
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了解群眾信訪訴求,依法妥善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是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本質要求。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攻堅期,各種新的矛盾日益凸顯,煤炭企業由于生產環境特殊,在日常安全生產和改革進程中難免產生影響企業和諧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加之煤炭行業經濟趨于下行,職工利益訴求多元發展,受原有機制體制影響,諸多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妥善處理,企業信訪工作也面臨著新常態的考驗。筆者認為,做好新形勢下煤炭企業信訪工作,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守土盡責,敢于擔當,為企業大局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一、提高思想認識,全面把握企業信訪工作的目標要求
信訪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炭企業歷經了經濟發展“黃金期”后,現已進入各類社會矛盾“凸顯”的嚴峻時期,面對經濟社會新常態,原有的突出信訪矛盾短期內難以消除,新常態下各種利益關系更趨復雜,信訪矛盾疊加、沖突加劇,集中表現為在企業深化改革不同階段,政策落實、資源分配、利益調整、權益保障等制度層面的群體性訴求一度階段性批量出現,職工群眾信訪活動相對活躍,越級上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信訪突發群體性事件風險呈現持續增大的趨勢。為此,煤炭企業必須大力推進信訪法治建設,堅持以法治為引領,深入推進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生產秩序和職工隊伍穩定。要更加自覺主動地依法維護信訪秩序,嚴肅信訪工作紀律,依法界定職能定位,更加自覺地依法維護職工群眾權益,切實做到“訴求合理的問題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問題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職工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上訪人員依法處理到位”,確保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各項措施落地落實,不斷提升信訪法治化水平。
二、轉變思維觀念,正確研判企業信訪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就煤炭企業信訪問題來看,信訪工作普遍不能適應新政策、新變化的問題比較突出,復雜形勢要求必須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準確研判信訪形勢,增強信訪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提升接訪處置辦事效率。
(一)信訪工作反映的突出問題
促進就業、保障工傷、醫療等福利待遇、改善住房條件等問題已經成為職工群眾的主要訴求。 近年來,工傷工殘人員、待業職工子弟、勞動退養人員及困難職工家屬等不同群體,圍繞各自的利益訴求出現的信訪活動比較頻繁,反應求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工傷、工殘職工及其家屬要求增加福利待遇、減免水電暖等生活開支的信訪問題不斷增多;二是部分職工群眾認為政策不合理或執行政策不公引發的信訪問題比較突出;三是在經濟社會轉型和利益分配過程中,因不能適應新政策、新變化而引發了一些其他信訪問題,特別是在子女就業問題上,部分職工及待業子女擇業依賴心理嚴重,不肯面對市場與競爭,一味要求企業包辦,目的達不到,就選擇上訪;四是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增多;五是初訪調節環節缺位,部分職工有組織的突發群體性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二)上訪群眾的心理因素分析
隨著煤炭企業結構的重組發展,一些職工對改革帶來的利益調整難以適應,形成攀比心態,產生了懷舊思想,再加上煤炭企業效益不夠景氣,甚至出現了很大滑坡,部分職工很有怨氣,造成不斷上訪。 同時,職工群眾從心理上習慣于走“上層路線”,認為越是在國家重大政治活動期間越管用,個別職工干脆抱著“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 和 “法不責眾”的心理,動輒就鬧訪、纏訪和聚集上訪,牽扯到職工既得利益受到影響時信訪數量越加凸顯。
(三)信訪問題難以妥善解決的歸因
一是一些信訪問題涉及的人員單位較多,或導致出現問題的環節比較復雜,上訪群眾不知是通過信訪渠道還是其他司法程序尋求結果,信訪部門一時不能做出定論,只能先登記,再匯報,等待領導批示,初訪化解率低。二是信訪受理接待工作方式簡單,由于信訪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又缺乏調查研究,對上級精神或政策吃不透,很難做好上訪者的解惑釋疑工作。特別是對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推諉扯皮、敷衍塞責,導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引起群眾不滿上訪。三是信訪管理人員法制觀念意識淡薄,在初訪接待環節,遇有信訪總是憑經驗處置案件,忽視了法律法規政策引導和說服,存在勸訪返回的多,讓人理解的少,認為“穩住就是水平,勸回就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四是信訪部門對來訪問題自身準備不足,對具體問題認識不充分,片面的認為上訪者不懂法、只會瞎胡鬧,造成工作的更大被動。
(四)新時期信訪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一是誰主管誰負責的信訪維穩原則與信訪責任單位的管理原則需進一步細化、完善,需要進一步正確、科學、合理鑒定責任和制定考核辦法。二是信訪接待制度需進一步規范,讓信訪渠道暢通,避免出現領導干部怕出現上訪問責或求穩怕亂而導致的決策失誤。三是信訪交辦程序不夠規范。要規避多頭交辦、重復交辦、亂交辦現象,特別是涉法信訪,要依據程序及時移交屬地司法部門處置等。
三、講求方式方法,切實發揮企業信訪工作的職能作用
適應信訪新常態,要堅持用法治思維引領信訪工作,掌握工作主動權。新形勢下做好企業信訪工作要針對新時期信訪穩定工作的新特點,以黨的方針政策為統領,統籌兼顧,力求創新,探索符合新的形勢和要求的途徑。
(一)做好三項工作,完善信訪工作體制機制
一是做好“黨政領導大接訪”工作,不斷提高信訪案件的協調力度、調處效率和辦結質量。堅持系統治理,推行“陽光信訪”新模式,充分發揮信訪聯席會議作用,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和領導干部“下訪”制度,建立健全大接訪機制,暢通和規范職工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同時,要堅持綜合治理,嚴格落實首接首辦責任制,下大力氣化解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和信訪積案,嚴肅查處壓制信訪舉報、打擊報復舉報人等問題,進一步優化信訪環境,切實保障群眾的民主權利。二是實行“領導包化解、保穩定” 的責任制,做到一個信訪事項、一位包干領導、一套解決方案,一抓到底,為民解憂。對反映嚴重損害職工群眾利益的問題,要作為辦理信訪案件的重點,加大交辦、督辦和直接查辦力度,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進一步形成信訪工作合力,推動信訪問題的解決。三是探索實施“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實現法律法規咨詢解答與引導尋求司法程序解決相結合,積極導出涉法涉訴的信訪問題,通過地方司法行政部門解決。
(二)建立預警機制,把握信訪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建立預警機制,把工作重心從群眾信訪事項的事后處置轉到事前防范上來,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一是構建信訪網絡體系。以“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早解決”為原則,采取對重點人、重點事經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結合,認真梳理引起矛盾糾紛的關鍵點,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小的成本予以化解。二是創新推行實施“基層信訪代理制”機制。采取基層接待員與群眾簽訂信訪代理委托書的方式,按程序逐級代為反映、負責辦理,努力實現從被動接訪向主動代理、過激信訪向和諧信訪的轉變,做到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問題的重復發生。三是積極探索建立司法援助機制。目前走法律渠道的信訪者較少,這與程序過多、成本過高有很大關系。為此可以通過組織程序,向司法部門建議適當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援助范圍,甚至可以減免訴訟費,以增強司法的公信力,不斷將信訪問題引導到正常的司法框架內解決。
(三)發揮思想宣傳作用,做好形勢任務教育
充分利用現有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陣地,對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新政策、新舉措、新動向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及時為職工群眾傳播企業發展動態、行業政策資訊,強化輿論引導,解疑釋惑,讓職工群眾明白自己在企業中的責任,進一步理順情緒、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同時,認真落實關系民生問題的承諾事項,讓全體職工群眾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努力創造心齊、氣順、勁足、家和的局面,使信訪維穩工作真正成為維護職工群眾根本利益的工作,真正成為職工群眾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