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麗 田思楠
摘要:在建筑行業中,混凝土質量檢測是整個檢測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蒸蒸日上,工程建設項目愈來愈多,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來說,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安全性,并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有必要做好混凝土檢測的工作。本文以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檢測為例,深入分析了混凝土檢測工作的常見因素、檢測方法以及有效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影響因素;常用方法;有效方法
一、影響混凝土檢測的因素
混凝土是由集料顆粒分散在水泥漿機體中所構成的材料,在應力的作用下其內部會隨機交結形成結構復雜的復合體,在進行混凝土檢測時,會受到骨料材質的影響,骨料的種類會影響骨料的材質,同時其自身波速也各不相同,因此會對混凝土波速產生一定的影響。水泥品種與水泥用量也會影響混凝土檢測,如果混凝土用量過大,必須對專業曲線進行額外設計。由于混凝土養護方式不同,混凝土含水量也會不同,一般在水中養護的波速大。此外,炭化深度較大會降低混泥土含水度,導致聲速下降。
二、混凝土檢測的常用方法
(一)破損法
破損法指的就是將所要被檢測的構件,從整體的結構中分離出來,或者是向整個結構進行加載的試驗直到其試件破損位置,以檢測出該構件的極限強度。其主要的特點在于計算的條件與試驗的條件是一致的,因此其試驗出來的結果也就能夠更加客觀的反映出該構件是實際質量情況但是其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檢測時間也要比其他的檢測方法大得多,一般只能夠適用于所需檢測的建筑結構的一些主要、關鍵部位的,該部位的檢測數據一般都要求比較的可靠精確。另一方面破損法由于檢測的數量不可能過多,因此其代表性也不夠強,故而需要與其他的一些檢測策略相配合,才能更合理、準確的得出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
(二)微損法
1.鉆芯法主要是把混凝土的結構中所受力比較小而代表性較強的部分進行鉆取芯樣,并通過加工之后對于其的抗壓強度進行測定,一般在對于試驗塊的抗壓測試結果存在疑慮的時候使用。當混凝土由于材料、施工、養護工作不當,或者由于一些自然災害及其他一些損害而導致出現質量問題時,要明確檢測工作人員的職責、工作方法和步驟等,確保水泥、混凝土質量檢測的準確性。
此方法費用較高,因此國內外都主張把鉆芯法與其他非破損方法結合使用,一方面利用非破損法來減少鉆芯的數量,另一方面又利用鉆芯法來提高非破損法的可靠性。
2.拔出法指的是利用空心千斤頂或者拉拔裝置將埋設在混凝土中的螺桿拔出,以將其拔出所需要的拔出力來推導其實際強度,由于其對于建筑結構所造成的損傷不大,也能夠進行修復,對于實際的混凝土強度也能夠直接反映出來,比較簡便,費用也不高,故而其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3.壓釘法、射釘法是根據測試釘能夠貫入構件中的實際深度來推導其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但其容易與其他一些理由出現誤差,其發展歷史也比較短,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三)非破損法
1.回彈法,指的是利用回彈的儀器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測驗,儀器簡單、策略簡便,速度快、費用低,其測試結果一般也能夠保持在15%的誤差之內。
2.超聲波法,就是利用超聲波儀器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根據超聲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來推導其抗壓強度。
3.綜合法,即利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測試策略來對混凝土進行強度的檢測,比如說超聲——鉆芯綜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等等。
三、做好混凝土檢測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取樣應具有代表性
1.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性。每一工作臺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零點校核。計量器具應定期檢定,經中修、大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后,必須進行檢定。
2.使取樣具有隨機性。考慮到攪拌的混凝土經運輸到達澆筑地點后,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離析和泌水現象,其均勻性會發生變化,為了保證拌和物的均勻性,試件樣量選好后,取樣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應用鐵锨來回拌合三次,保證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同時應在澆筑地點在見證人員的見證下隨機抽取,試件應在取樣后15min之內制作完畢。
(二)制作試件應規范
1.要選用符合規范要求的混凝土試模,并做到嚴格的定期檢驗和修正。
2.試件成型前,應檢查試模尺寸和裝配質量,并符合標準的有關規定:試模內表面應涂一薄層礦物油或其他不與混凝土發生反應的脫模劑。試模必須嚴格保證足夠的尺寸和平面、直角精度,以確保試件質量,必要時磨平拋光,否則會使試件強度偏低。試件成型時,用抹刀沿模壁插摘數次,將表面抹光。靜置30min后,對試件進行第二次抹面,使試件尺寸與標準尺寸的誤差不超過lmm。
3.試驗前要先檢查試件(是否有蜂窩、麻面和缺梭掉角現象)測量平整度和垂直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試件要剔除。
4.試件成型后,及時做相應標識(部位、強度等級、成型日期等信息),以避開混淆,使試件錯亂,造成測強結果異常。
(三)完善質量檢測體系
在工程材料尤其是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試驗檢測中,加強對檢測人員的組織管理、檢測手段,設備儀器的應用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單位應對被檢測單位工程的混凝土材料檢測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確保檢測的準確性。
(四)要有明確的質量檢測程序
水泥、混凝土材料樣本檢測的程序:針對各個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材料的客觀要求,制定較為詳細的建筑材料檢測規范和標準,明確材料的試驗檢測程序,要明確檢測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確保混凝土強度檢測的準確性。
(五)加強誤差制約
為確保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盡可能的減小試驗誤差,檢測的步驟和策略必須遵照國家相關文件規定。
四、結束語
混凝土強度的質量檢測是保證建筑工程施工及項目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其質量檢測和性能評估是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結構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能反映結構物中混凝土的強度、均勻性、連續性等各項質量指標,對保證新建工程質量,以及對已建工程的安全性評價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備受人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宋志濤.建筑結構工程質量檢測中的無損檢測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1.
[2]彭運朝.超聲波檢測混凝土裂縫的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2(6).
[3]徐加珍.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的要點及策略[J].中華建設,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