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廉潔文化,是廉潔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簡言之,就是反腐倡廉的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當前,就國企現狀而言,只有在堅持“五個結合”上狠下功夫,才能增強企業廉潔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才能充分體現群眾性、把握時代性、增強針對性、確保有效性。
一、堅持重點與載體相結合,體現群眾性
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主體是職工,職工群眾是企業各類文化的創造者和執行者,企業的一切文化來源于群眾,來源于群眾的實踐活動。因此,職工是廉潔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建”中引導職工廣泛參與,在“建”中培養職工的廉潔意識。一是突出廉潔文化的教育重點,緊緊圍繞樹立廉潔文化價值觀深入開展。應該說為民、務實、清廉是廉潔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官德”,其中,“為民”是核心,“務實”是基礎,“清廉”是內在要求,企業廉潔文化教育就是幫助每一個職工認同這一核心價值觀,并在行動中踐行這一價值觀。二是豐富廉潔文化教育的載體。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空前活躍,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如何使廉潔文化貼近職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就必須不斷豐富廉潔文化教育的載體,廣泛開展一些職工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文化活動。如企業黨政領導定期主講廉政黨課、舉辦反腐倡廉文藝晚會、廉政圖片、書畫展、廉潔文化演講比賽、有獎征答等活動,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職工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受到教育。
二、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把握時代性
企業廉潔文化建設既要保持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特色。我們的先輩創造了豐富的廉潔文化,如流傳至今的各種廉詩、廉文、廉戲和廉政格言警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倫理和精神紐帶,是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這些文化資源,是新形勢下開展廉潔文化建設的基石。與此同時,加強廉潔文化建設要注意把握時代特點,不斷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努力體現時代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如在廉潔文化建設的內容上,不僅要弘揚傳統廉潔文化中的精神營養,把節欲守操、正直愛民作為重要內容,而且要根據時代要求唱響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主旋律。在廉潔文化建設的形式上,不僅要運用書法、繪畫等傳統的教育手段,而且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現代傳媒來傳播廉潔文化。如運用廣播、電視、板報、專欄、網站、手機短信等,進行廉潔文化的宣傳、灌輸。因此,只有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才能使廉潔文化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不斷發展,體現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三、堅持領導帶頭與職工參與相結合,注重有效性
企業廉潔文化建設成效如何,關鍵在領導干部的認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力。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具體措施,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途徑來抓,進而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職工參與廉潔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同時,廉潔文化建設也離不開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要注重發揮企業“大宣教”的作用,構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的宣教資源,調動各方面參與廉潔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上下聯動、干群合力和廣泛持久的廉潔文化建設,讓廉潔文化進領導班子,進區隊科室,進工作崗位,進職工家庭,在企業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貪的良好風尚。
四、堅持反腐與干部廉潔從業教育相結合,注重務實性
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作用,認真解決領導干部廉潔從業方面存在的問題,促使黨員干部做到為民、務實、清廉。運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認真學習先進典型,以鄭培民、牛玉儒、任長霞、宋魚水、張云泉、楊業功等先模人物為典型榜樣,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優良傳統教育、黨紀條規教育以及權力觀和政績觀教育,把警示教育納入企業人員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崗位的工作特點,開展崗位廉潔培訓。嚴格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領導干部廉潔從業各項規定,完善相關具體制度,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運用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繼續嚴肅查處領導干部違反規定收受現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參加賭博等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總之,只要企業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職工在廉潔文化建設活動中共同參與、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企業廉潔文化建設就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也就能顯現出活力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