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和招投標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招投標交易逐漸成為工程項目承包交易方式的首選。勘察設計是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核心工作和基礎,更是保證整個工程效益的關鍵所在。要提高設計企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必須總結以往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中的不足,然后給予科學的對策一一解決。本文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對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問題;對策
投標是一個具備完善機制且科學公平的工程承發包方式,近年來被各行業采購廣泛應用。招投標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但因我國以往招投標屬于計劃經濟體制,且還處于摸索時期,導致水利水電工程交易市場出現諸多問題,以下是對我國水利水電勘察設計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的分析。
一、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
1.招標代理機構水平相差大
部分招標代理機構的員工水平較低,導致招標結果不理想,比如員工不了解代理項目的特點,按部就班的引用以往其它招標代理機構的招標文件,使得工程項目與要求承包項目的企業資質不符,小型水利工程引用大中型水利工程的資質會造成流標現象。其次,部分招標代理機構為達到目的,無底線滿足招標人的無理要求,篡改標準招標文件,讓資質不足的企業中標,違背了招標的公正性。還有的招標代理機構借用資質,高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將資質出借給低資質的代理機構或(個人),嚴重影響了給招投標代理市場的正常秩序。
2.市場信用體系不完善
雖然我國社會市場經濟占主要地位,但受傳統文化和計劃經濟的熏陶,絕大部分人們仍在乎權力。少數水利水電企業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如果在這一項目招投標中失敗了,還能轉戰到其它項目,究其原因就是懲罰力度不大,且不同區域或者不同單位的信用數據也未進行共享,因而使這種現象不斷延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在企業投招標過程中造假。
3.監管不力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的行政管理部門大多依照《招標投標法》以及相關法規來管理招投標工作,使得管理過于籠統,尤其是相對模糊的法律條款更是難以拿捏,擴大了管理的自由裁量權,導致處理的結果不夠公平公正,也讓招標人創造了“暗箱操作”的條件;其次,我國部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是由多個招投標管理機構管理,激化了職能沖突和矛盾,不利于招投標工作的管理;此外,就當前招投標管理體制來看,招標人(或代理機構)與監管部門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部分壟斷行業的招投標工作早已被內部壟斷,招標管理辦公室直接由改行業內部部門掛牌,或直接讓招標人申請成立招標公司。
4.評標專家水平不足
大部分水利水電企業沒有注重對評標專家的培訓,導致其不能合理應用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加之專家分布不均,而注重隨機抽取,導致一些地區的評標專家水平不足,影響了評標活動的效果和質量。其次,評標專家未實行分級制度,因而評標專家的水平參差不齊,使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當然,專家評標的公正性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專家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有的評標專家受法人操縱,使投標結果失去公平性,也影響了評標質量。
二、解決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中的問題對策
1.核實招標代理機構水平
政府有關部門要監管招標代理機構,可以對招標文件編制進行抽查和監督招標評標活動開展情況,來核實招標代理機構的水平,若在招標過程中發現素質低或者不正規服務的招標代理機構,應該立即清除場外。
2.規范企業行為
陪標和串標是建設單位與承包商在投標過程中慣用的違法違規伎倆,導致招投標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因此,政府應該利用法律手段加大力度來懲治建設單位,使他們承擔的風險遠遠高于不正當手段謀取的利益,這樣建設單位則會選擇背叛,也就自然遏制了這種陪標和串標行為。要加大對這種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必須增加罰金,提高合謀者的成本。
3.完善法律制度
要完善法律制度,需要盡可能縮小法律法規的彈性空間,完善行政監督體系,用科學高效的監督機制來監督招投標活動的全部過程;行政監督部門與相關部門進行密切配合,進行主動監督,建立舉報投訴機制,加強招投標的審計工作,對于違法行為給予查處,以保證招投標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4.提高評標專家的專業水平
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需要重視評標專家的專業水平,重視對評標專家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實時更新專家,并實行考核分級,嚴格清退不能獨立完成評標活動和不能客觀進行評標的專家。
三、總結
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有的問題不是單純改進招投標的程序或方法就能解決的,而需要行政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和規范的企業行為、完善的法律制度、統一的招投標管理機構,以及評標專家的專業水平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俞萬有. 從水利水電工程談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4(3).
[2]陳剛. 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不公平的表現形式及對策研究[J]. 建筑經濟, 2016, 37(10):39-42.
[3]劉婧湜, 王守清, LIUJingshi,等. PPP項目特許經營者選擇研究——基于《招標投標法》與《政府采購法》的適用性比較[J]. 建筑經濟, 2015, 36(7):9-12.
[4]鮑文秀. 水利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5,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