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超
【摘要】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灌溉渠道是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灌溉效益的高低和沿渠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本文對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農村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灌溉工程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前言
我國幅員遼闊,農田分布面積廣泛,即便南北方農作物和氣候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很多農田都需要進行渠道灌溉來增產增收,農田灌溉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為了提高農田灌溉工程的質量,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本文就此對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質性意義。
1、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定義
廣義的講,施工質量控制就是為達到施工質量標準而采取的操作規范和作業活動。其質量要求表現為設計要求、工程合同要求、工程監理、工程質量監督等。因此,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就是為了使工程達到合格的標準,而進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2、灌溉渠道工程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2.1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
質量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障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進行灌溉渠道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政府部門、具體承建方、施工方、監理方、工程技術人員等對施工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構建,并且制定出職責分明、分工協作的管理制度。
2.2明確適用的有關技術操作規范、行業質量標準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會用到多種相關施工技術和設備,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之前,就需要有關人員對施工技術和設備操作作規范,并且還要建立行業質量的標準要求,從而對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2.3施工圖紙會審
施工單位要組織有關單位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對施工圖紙和設計方案的會審,并及時修正不合理的設計方案。
2.4確定施工材料的質量層次和等級,杜絕使用不合格材料施工
第一,設計與施工要本著因地制宜、科學設計、力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經久耐用、運行安全、管理方便的原則,具體施工的時候,施工人員一定要按照具體的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不能隨便更改設計方案。并且在施工中還要盡量避開挖方或者填方過的地段。遇到凍脹性、濕陷性、膨脹性地基以及有可常溶性鹽類、裂隙、溶洞、滑坡體和地下水位高的不良地段時,施工方、建設方、監理方、監督方要及時修正設計方案,確保工程質量。第二,根據施工條件和要求,合理選取堆料場、拌合場和預制場等施工場地。第三,施工人員在選取質量合格材料的前提下,結合當地的氣候、溫度、濕度變化,用試驗的方法測出混凝土最佳配比報告,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撕了。第四,土方工程、清基和基礎處理、土方開挖和回填、渠槽斷面檢鋇組、防滲工程以及混凝土的養護等均要按操作規范執行。
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工作
施工過程管理是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核心部分,由于農田灌溉渠道工程具有施工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所以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比較難,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員結合工程實際特點做好分散施工、統一管理的質量控制方法。此外,工程管理部門還要制定出嚴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落實到位。在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完成之后,都要有相關人員對其質量進行檢測,檢測合格之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則重新施工,切實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檢查人員需要對于每一道工序的檢查都要整理成冊,并把質量檢驗報告上交給驗收方。
4、灌溉渠道工程驗收的質量控制
基礎是任何一個建筑物、構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上部結構的穩定和安全,合理地進行基礎的選型與設計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因此,在渠道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明確灌溉渠道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建立健全質量檢測和驗收制度,并對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及時檢查和驗收。
5、灌溉渠道工程的養護
渠道在運行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形式的破壞損傷。如淤積、沖刷、沉陷、裂縫、滑坡等。對于這些情況,維護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必要的維修和加固。有些損壞若不及時修復造成漏水,甚至渠堤決口等嚴重事故。所以,灌溉渠道工程養護工作是灌溉渠道工程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加強對保護渠壩宣傳力度,從而發動群眾自覺的保護渠道,并且有關部門還要制定出渠道檢測的方法以及維護方案,組織人員進行日常防護工作。對于破壞渠道的行為,要給予罰款處罰,從而提高大家對于渠道的保護意義。此外,施工單位還需要充分調動管理養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管理養護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使其切實做好灌溉渠道工程的養護工作,確保灌溉渠道能夠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嚴防因渠道質量問題而造成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事故發生。
6、加強隊伍建設
在灌區渠道工程的施工建設中,要時刻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一些管理層、領導層有責任采取措施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在對灌溉渠道工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管理部門綜合使用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以“動態平衡與優化”為管理原則,對管理人員進行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在功能實現上,計劃要實現哪些目標,決定了在項目工程中應該配備什么崗位的人員;在性能實現上,業務目標、承載量以及建筑工期則決定了在每一個崗位上應該配備多少人員。同時,施工單位還要采用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并加強對機械設備的養護管理工作,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上,從而促進施工質量有效控制。此外,施工單位還需要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員工正確的工作態度,從而使得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定義分析開始,對灌溉渠道工程施工前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灌溉渠道工程的養護以及加強隊伍建設等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這對于提高農村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書鳳.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3):190.
[2]劉謙,丁飛,劉冠.農田灌溉渠道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5(3):161-161.
[3]聶紅周.芻議農田灌溉渠道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J].農業與技術,2013(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