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次珍
【摘要】節水型社會建設和傳統意義上的節水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區別。相似性是兩者都是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效果。區別在于傳統意義上的節水是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通過節水工程以及節水設備的使用,達到節約用水;而節水型社會建設指的是通過制度的建設提高全民的資源價值觀念,促進廣大人民主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水資源。在節水型社會背景下對水資源管理體制進行研究,有利于推動整個社會走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道路。
【關鍵詞】節水型社會;水資源;管理體制
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背景與發展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工農業用水也在不斷增多,城市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數量龐大,導致水資源危機越來越嚴重,于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頒布和實施,例如對居民用水費用實施梯級收費,控制居民用水量的多少,促進居民節約用水意識的培養。國家政策鼓勵使用節水型生活產品,例如通過對使用節水型淋浴器和節水型馬桶,達到對水資源的節約使用。同時鼓勵居民水資源的二次利用,例如洗菜和洗澡用水收集起來可以用與廁所用水等。通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節約對水資源的使用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二、節水型社會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人民群眾被動節水,沒有實現主動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國家與政府沒有全面普及水危機意識,手段力度不夠強大,因此人民群眾的水資源危機意識淡薄,舉例來說,很多南方地區的人民群眾,因為水資源豐富,體會不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難以理解保護水資源的政策;北方地區的人民群眾由于南水北調等國家政策的實施,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但往往是被動形成的結果。很多人沒有切身體會到水資源短缺帶來的不便,于是無法理解節約用水的政策,于是沒有實現主動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主導與實施不到位
在節水型的社會建設中,國家政府占主導地位,但是政府并沒有有效實行體制改革,沒有有效利用宏觀調控和市場手段主導社會進行水資源管理。同時各部門對于政府的政策實施不予重視,很多地區仍舊以經濟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這對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實施非常不利。只關注經濟的發展自然不會關注對環境的保護,因此各部門并不會努力發展節水措施。
3、相關的法律規范不完善,節水不被重視
雖然我國已形成節水型社會,全民在國家政策下實行對水資源的節約使用和二次使用,但是對于節水措施的相關法律規范并不完善,因此對于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淡薄的民眾來說,浪費用水的現象仍舊存在。沒有強硬的法律規范對節約水資源進行管理,節約水資源的意識就不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因此針對節水措施,應當利用法律法規對全國人民進行約束。
4、沒有合理運用科技手段發展節水技術
在對于水資源的節約使用中,科學技術的研究必不可少。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科技建設來看,對于水資源方面的科學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科技固然強大,但是沒有合理運用能力科技手段來發展節水技術,科技技術的發展對節水技術的發展必不可少。
三、對于節水型社會建設中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分析
1、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各個部門和群眾合力實施水資源管理體制
在節水型社會背景下對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建設,政府需要積極利用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的措施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合理制定水資源的梯度價格,針對用水量的多少和針對經濟發展不同情況的地區要實施不同的梯度價格,有利于水資源管理體制得合理實施。各個部門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以節約水資源的水資源管理體系作為當前主要目標,大力督促人民群眾對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利用。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對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實施,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實現對水資源的充分節約和使用。
2、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手段措施,全民主動節水
健全節約水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使廣大人民群眾理解節約水資源是強制的、是迫在眉睫的,提高廣大群眾節水意識的提升。同時加強對水資源危機的宣傳和節約用水的方法措施,在對水資源危機的傳播中使廣大人民主動意識到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加強對節約用水方法措施的普及,促進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實現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因此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全民主動節水是迫在眉睫的舉措。
3、科學技術保障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大力發展節水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我國工農業用水數量龐大,因此針對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需要使用科學技術研發出節水技術,在工業用水中對節水技術的發展和對污水的改造實現二次利用,有效減少工業用水,提高工業用水效率;針對農業用水使用有效的灌溉技術,節約農業用水;在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中,通過科學技術研發出更多節水的產品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用水系統,科學有效的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促進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實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當今社會水資源危機愈發嚴重,要求全民共同努力節約用水,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環境。通過政府部門的高度領導以及各部門的全力實施,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配合,在節水型社會背景下科學有效的實施水資源管理體制,有效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對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陳新民. 關于節水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探討[J]. 中國水運月刊, 2013, 13(12):283-284.
[2]孟靜. 節水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的水資源管理體制研究[D]. 河北大學, 2010.
[3]顧俊. 節水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的水資源管理體制研究[J]. 工程技術:文摘版, 2016(1):00057-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