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幫
【摘要】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水資源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以取地下水為主的界首市,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尤其突出。本文通過對界首市水資源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開發利用策略,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資源;可持續;策略
引言
界首市水資源不足表現為水質型、資源型和工程型缺水,三者兼顧。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概述
界首市地處淮北平原,境內河流多屬于雨源型河流,由于地表水體和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轉而開采中深層地下水,進一步加劇了中深層地下水的超采。目前,界首市主城區已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漏斗區的面積約550km2,且漏斗中心區動水位以每年1m左右的速度下降,中心城區潛伏著地面沉降的隱患。
二、界首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不足。(2)、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3)、水環境生態形勢嚴峻。(4)、水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等等。
三、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策略
根據界首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為維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應當堅持“全面節流、適當開源、加強保護、強化管理”的方針,調動一切力量,共同營造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社會氛圍,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轉變用水觀念,節約用水
節水具有節約寶貴的水資源和減少水質污染的雙重意義,節水是永恒的話題,要在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宣傳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突出水質型缺水城市特點,增強公眾對水資源短缺的危機感,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性,轉變觀念,樹立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自覺節水的社會風尚。按照界首市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合理調整工農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加強對城鎮生活用水的管理,降低輸水管網漏失率,采取多種措施改變目前城市公共用水浪費現象,對高耗水產業要制定出嚴格的管理規范、遏制其盲目發展。
(2)開發新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程度
據界首市水資源特點,為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要積極尋求開辟新水源,如利用潁河耿樓閘上水資源、增加區內河溝蓄水量、利用大溝庫容增加蓄水量,合理利用水資源。建立分質供水體系、鼓勵再生水回用。城市污水具有水量大、不受氣候影響,不與鄰近地區爭水,就地可取,穩定可靠,保證率高等優點。界首市一方面嚴重缺水,另一方面和城市供水量相等的污水白白流失,既污染環境,又浪費水資源。目前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已日趨成熟,再生水已具備回用功能,再生水回用是緩解城市嚴重缺水問題最有效途徑,在城市水資源規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開發其它水資源相比,具有非常可觀的經濟優勢。污水二級處理雖然只是達標排放,但卻是緩解城市水資源日趨緊張,維持水體健康,良性循環的有效途徑。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城鎮供水的80%轉化為污水,如經再生處理,70%可安全回用,估算相當于增加城市供水量的50%。同時研究制定地下水的限采和禁采方案,逐步采用中水置換出高耗水工業所用的地下水資源。通過對取水水源的改變,轉變人們的用水理念,對于改善界首市水資源緊缺現狀具有現實意義。
(3)調整產業結構,與水資源地區分布相適應
目前界首市的工業結構正在升級拓展,要發展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工業,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和清潔工藝,積極進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嚴格限制科技含量低,耗水耗能大,污染重的工業企業。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工業企業要盡量靠近污水廠,以方便再生水回用。要大力發展現代水產業,實現水的產、供、銷、回收與再生一體化。
(4)加強水環境保護,注重生態經濟建設
界首市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任務艱巨,目前的污染物主要來自上游及當地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基本上是“有河皆污”。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應著重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設項目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二是要進一步加大環保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加快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三是要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按照排污費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原則,足額征收排污費,以提高企業治理污染的積極性;四是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對釀造、化工、再生金屬和再生塑料加工業等重點水污染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實施清潔生產。
(5)逐步建立合理的水價體系
圍繞水資源價格確定問題,通過對水資源價值確定原則,水資源價值內涵,水資源價格的組成,水資源價值計算方法等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分析界首市水資源費制定、水資源管理狀況及現行水資源費征收存在的問題,在分析影響界首市水資源價值的主要因素的基礎上,應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對界首市工業、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戶的水資源價值進行分析計算,提出水資源費征收制度改革建議。
(6)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
改革水資源管理的指導思想是建立界首市防洪、水資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城鄉統一管理體制,其目標體系是:要根據具體情況深入研究并逐步建立三個補償機制:即誰耗費水量誰補償;誰污染水質誰補償;誰破壞水生態環境誰補償;同時,利用補償機制逐步建立三個恢復機制:即保證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證水質達到需水標準,保證水環境與生態達到目標要求。對界首市城鄉一切水事行為的集中統一管理,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水資源保護、污水處理及其回用等諸多方面。
界首市應加快水務一體化進程,盡快使水務局對河道上下游、城市與農村、水量與水質、地表水與地下水、供水與排水、用水與排污實行統一的規劃與管理。
參考文獻:
[1] 界首市統計年鑒。2016年
[2] 安徽省水功能區規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10
[3]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淮北地區淺層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2004年10月
[4] 界首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