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醫院(102401)張軍花
醫療器械清洗是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重點環節[1]。管腔器械是手術室及婦產科常用器械,因結構復雜其內壁容易殘留血液及組織等造成清洗困難,增加返洗機率,為降低器械返洗率,筆者將2016年5月的管腔器械返洗數量與6月對比,5月份器械返洗數量作為對照組,清洗方法為超聲波清洗+手工清洗。6月份器械返洗數量作為實驗組,清洗方法為手工預處理+超聲清洗+手工清洗。對照組與實驗組器械清洗后用白棉條及ATP熒光監測儀測試,實驗組返洗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加強管腔器械的預處理能降低器械返洗率。
1.1 選用婦科吸宮管及手術室各種吸引器頭共計1100只,清洗設備為管腔專用刷,超聲清洗機,全效多酶清洗劑,高壓水槍。高壓氣槍。
1.2 550為實驗組,運用手工預處理+超聲波+手工清洗。550作為對照組,運用超聲波+手工清洗。
1.3 方法
1.3.1 實驗組550根吸引器頭腔體內注入1:270的全效多酶后浸泡5分鐘,再進入超聲波清洗機清洗3~5分鐘,取出后按照手工清洗流程進行清洗消毒潤滑干燥。對照組550根吸引器頭回收后直接投入超聲波清洗機內清洗3~5分鐘。取出后按照手工清洗流程進行清洗消毒潤滑干燥。
1.3.2 用白棉條及ATP 生物熒光監測儀檢測清洗效果,不合格器械返回去污區重新處理,記錄返洗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附表1與附表2。

附表1 兩組用白棉條方法檢測管腔器械返洗率比較(件,%)

附表2 兩組用ATP生物熒光儀測試管腔器械返洗率比較(件,%)
管腔器械經過手工預處理再進行常規清洗后用白棉條方法測試及ATP生物熒光儀的檢測,實驗組與對照組統計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均顯示管腔器械返洗率顯著下降,實驗證明加強管腔器械的預處理能夠顯著降低器械返洗率。
清洗醫療器械是有效滅菌的關鍵所在,高質量清洗是提高滅菌有效率的保障[2],器械清洗是滅菌成功的重點環節,管腔器械在手術中吸引血液,體液等,管腔內定會存留血液、體液及殘余組織,是器械清洗的難點。一般認為,濕式保存較干式保存更能提高沾血手術器械的清洗質量[3],在實際工作中臨床科室做好器械的保濕工作。器械回到供應室后,手工預處理后再進行常規的清洗可以顯著降低器械返洗率,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成本。加強供應室清洗工作人員的素質及專業水平,制定標準化清洗流程,加強環節質量控制,為管腔器械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