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153中心醫院(450000)王艷艷
新生兒窒息指的是在分娩過程當中新生兒由于缺氧和缺血造成的機體當中酸堿平衡與血液氣體功能紊亂的一種綜合征[1]。然而這種疾病會造成多個系統功能障礙和器官受損,對患兒的健康生活質量帶來較大影響,是造成胎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對其主要采取Apgar進行判定,然而由于受到患兒的主觀影響,則容易引發漏診以及誤診。最近幾年,臍動脈血氣分析由于操作簡便,同時可以精準反應是否酸中毒及其嚴重程度,進而廣泛應用在臨床當中。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分娩的新生兒一共有120例,120例新生兒全部采取Apgar評分對其給予窒息進行評價,當中按照評分等級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為窒息新生兒,一共有80例,當中男42例,女38例;實驗組為正常新生兒,一共有40例,當中男24例,女16例。兩組新生兒的相關資料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方法 對本研究120例患兒采取臍部動脈血氣分析,對其采取臍動脈血檢測,在新生兒出生以后,馬上采取止血鉗對其臍帶部位給予鉗夾進行處理,夾取的程度為15厘米,使其與胎盤和新生兒的循環給予隔絕,30秒當中采取肝素化針筒,抽取臍部動脈血1ml左右,馬上封閉針頭送到檢驗科進行檢驗。
1.3 觀察指標 對120例新生兒給予Apgar評分法對其窒息情況給予診斷,一共分為三個等級,當中沒有窒息:8分或者8分以上,中度窒息:4~7分;重度窒息:3分或者3分以下[2]。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數據資料均應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相關計量資料均應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的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新生兒的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情況對比
新生兒窒息指的是因為整個圍產期的各種發病因素,使新生兒缺氧造成的宮內窘迫或者分娩出來期間出現的呼吸障礙和循證障礙,其癥狀主要包括有呼吸淺表,不規律或者沒有呼吸、口唇暗紫、喉反射存在或者消失以及心率每分鐘在80次以下等,同時還會造成新生兒出生以后1min當中沒有自主呼吸或者沒有能夠建立一個規律的呼吸,進而造成一系列的病變的疾病,例如,酸中毒、低氧血癥以及高碳酸血癥等,與此同時,新生兒窒息是分娩以后最為常見的一種緊急情況,一定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使新生兒的病死率明顯減少,進而使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3]。
根據研究表明[4],Apgar評分是當前臨床診斷新生兒窒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其具有操作簡便、準確率高以及容易掌握等相關優勢,然而也會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的不足,特異性相對比較差,同時與新生兒的預后沒有明顯關系。根據ACOG(美國婦產科學會)以及AAP(美國兒科學會)明確指出:應該避免Apgar評分法在這種疾病診斷當中的盲目應用,而是應該采取更加客觀、準確反映新生兒組織器官代謝狀態的臍動脈血氣分析法。
根據研究表明[5],這種疾病的特征主要為缺氧酸中毒造成的器官受損,在臍動脈血氣分析當中的各種觀察指標會發生明顯變化,例如,pH、PO2以及BE等。根據研究表明,Apgar評分越高,其氧分壓、酸堿度以及碳酸氫根就越高,然而二氧化碳分壓以及堿剩余絕對值就越低,則表明上述兩種檢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現正相關改變,都可以對新生兒窒息的程度變化給予明確反應,窒息新生兒與正常新生兒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根據研究表明[6],臍動脈血氣分析能夠明確反應新生兒機體當中的氧合與酸堿平衡之間的狀態,在各項觀察指標當中以血酸堿度值最為穩定,新生兒一旦處在窒息狀態之下,臍部動脈血的酸堿度值就會越低,相對應的胎兒酸中毒程度就會越重,酸堿平衡失調,極有可能造成新生兒的心肌受損,對心肌的正常收縮力造成較大影響,進而使新生兒的心排血量明顯減少,最后導致各個主要器官缺血性損傷。根據研究表明,臍部動脈血酸堿度值測定對臨床診斷新生兒窒息和其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新生兒的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以上相關研究結果相符合。綜上所述,Apgar評分系統可以對新生兒窒息給予有效判斷,同時血氣分析的精確度也相對比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