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欒川縣中醫院(471500)張建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t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腦動脈短暫性或一過性供血障礙,導致供血區短暫性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臨床多表現為眩暈、視野缺損、言語不清、行走不穩等,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極易引發腦梗死,據統計[1],約有33%TIA患者可進展為腦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阿司匹林為臨床治療腦血管疾病常用藥物,取得較好效果,可有效阻滯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控制疾病進展。氯吡格雷亦為抗血小板常用藥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但對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效果如何,臨床鮮有研究。本研究選取我院69例TIA患者,分為兩組,并予以不同方法治療,觀察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TIA的療效及對血清CRP與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TIA患者,均符合《神經病學》[2]中TIA診斷標準,隨機分組,對照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0.29±4.22)歲;觀察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37~73歲,平均年齡(51.31±4.20)歲。采用軟件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均行控制血糖、血壓,吸氧、改善血液循環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口服0.1g阿司匹林(山西新寶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0945)治療,1次/d,療程1個月。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口服75mg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5)治療,1次/d,療程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統計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評定標準[3]:治療后1年隨訪患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情況。經治療患者發作頻率較治療前增加或減少<50%,或治療過程中出現腦卒中、腦梗死等不良事件為無效;經治療后發作頻率較治療前減少50%~75%為好轉;發作頻率較治療前減少>75%為顯效;服藥10d后,發作終止且停藥6個月未見復發現象為痊愈。總有效率=(好轉+顯效+痊愈)/總例數×100%。采用免疫比濁法對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RP水平進行檢測比較。以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NHISS)對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恢復效果進行評分比較,分值越低,神經功能恢復越好[4]。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2.86%,高于對照組的61.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血清CRP水平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2.3 兩組NHI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HIS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觀察組NHI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3。

附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附表2 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s,mg/L)

附表2 兩組血清CRP水平比較(±s,mg/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5) 9.82±1.70 4.31±1.79對照組(n=34) 9.69±1.62 7.59±1.95 t 0.325 7.282 P>0.05 <0.05
附表3 兩組NHISS評分比較(±s,分)

附表3 兩組NHIS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5) 12.28±2.32 2.18±0.72對照組(n=34) 13.08±2.22 4.88±0.92 t 1.463 13.598 P>0.05 <0.05
TIA具有較高發病率,據調查[5],我國TIA患病率約為180/10萬,為腦梗死危險因素,被譽為腦梗死特級警報。微栓塞為引發TIA的主要原因,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及頸動脈血管上的附壁血栓為引發微栓塞的主要原因,同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促使血液與血管內皮下膠原接觸,進而吸附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進一步促使微栓塞形成。故采用一定的藥物控制血小板聚集,減少或避免易損斑塊脫落為臨床治療TIA之關鍵。
阿司匹林為臨床常用抗血小板藥物,其可對環氧化酶活性進行抑制,進而減少血栓素形成,阻滯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循環,從而改善微栓塞,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楊劍文[6]等學者對TIA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治療后復發率低,僅為11.4%,腦梗死發生率更是低至2.9%。氯吡格雷為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其可選擇性抑制血小板受體與二磷酸腺苷結合,抑制糖蛋白復合物活化,進而有效阻滯血小板聚集;同時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機體釋放二磷酸腺苷,進而阻滯血小板活化擴增,間接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氯吡格雷對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體具有不可逆修飾作用,降低血小板壽命,進而促使血小板數量減少,緩解血小板聚集,從而減少或避免微栓塞形成,改善TIA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TIA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病情,提高療效。同時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血清CRP水平及NHI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應用于TI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RP水平,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給予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療效顯著,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