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王海彥
自發性氣胸是一類較為常見的外科疾病,病癥通常較為嚴重,并且有著較高的發病率[1]。本文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82例參與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一對一分組,兩組患者接受了不同的護理干預,臨床效果各異,現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自發性氣胸患者82例參與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一對一分組。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齡(28.2±4.5)歲;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齡(28.5±4.3)歲。患者的意識清晰,表達流暢,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基本資料中的各項內容相比較,都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在實行院外延續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社會調適: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起健康檔案,并指導患者的家屬和朋友多關心患者,讓患者獲得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延續性護理氛圍,降低患者疾病復發幾率。在家屬的輔助之下,和社區醫療站取得相應的聯系,并且對患者的健康檔案進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急救工作的開展。②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清淡飲食,提倡患者食混合餐(主食+肉+蔬菜,蔬菜要有粗纖維),多食用高蛋白、維生素、熱量的粗纖維,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鮮蔬果,并多飲用水,避免患者出現便秘。③睡眠管理:因為自發性氣胸患者多為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出院之后就投入到之前的工作或學習之中。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知道患者調整工作或學習的步驟,放緩速度。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睡眠指導,讓患者睡前放松身心,了解腹式呼吸和唇式呼吸。在夜間入睡之前,通過薰衣草精油蒸熏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④自我防護:因為我國的空氣質量下降,霧霾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因此,患者出行時可佩戴好防護口罩,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減少感冒、咳嗽的幾率,降低肺泡再度破裂。并且患者在家時,需要控制濕度和溫度,定時通風。⑤運動指導:運動的原則應該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運動前后要做準備活動,減少大幅度、高強度的運動,因此應該選擇一些強度小、節奏慢、運動后心臟跳動不過快、呼吸平緩的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等,避免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危害。⑥戒煙:自發性氣胸的發生和吸煙過度有一定的關系,而戒煙對患者而言十分困難。雖然很多患者了解吸煙的危害,但是仍有很多患者無法戒掉吸煙,因此護理人員可以進行指導,通過藥物、食物代替等科學戒煙方式幫助患者。⑦情緒管理:很多患者在出院之后會出現呼吸困難、胸部疼痛等問題,因此患者的情緒十分容易受到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聯系,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了解患者的情況,讓患者清楚自己病情,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遵醫依從度,內容包括運動管理、社會調適、情緒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每部分25分,共100分。知識掌握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為一百分制,患者得分越高,證實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統計對照組和觀察組自發性氣胸患者的基礎資料和治療情況,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 進行護理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出現了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P<0.05)。如附表1。
2.2 兩組知識掌握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知識掌握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等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P<0.05)。如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分)

附表2 兩組知識掌握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分)
自發性氣胸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和護理干預,以此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2]。但是很多的患者出院后就不注重醫囑和護囑,使患者的后續治療和護理干預受到相應的影響。為了深化患者對自發性氣胸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水平,需要進行院外延續性護理[3]。本研究的觀察組進行了院外延續性護理,除了向患者介紹疾病以及治療相關知識之外,還對患者開展社會調適、情緒管理、飲食干預、運動指導、睡眠指導、自我防護、戒煙等,使患者形成健康生活習慣,保障患者的后續治療,降低疾病的復發率。通過長期持續的延續性護理,能夠轉變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從而提升患者遵醫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進行護理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而且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評分、知識掌握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等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概而言之,對自發性氣胸患者實施院外延續性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