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眼科醫院(473000)張映爽
人體眼部結構精細,手術對精密度要求高,如出現失誤,容易導致安全隱患發生,對患者視力造成威脅[1]。有研究證明,將規范化管理用于眼科手術室,對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出現幾率的降低具有積極意義[2]。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眼科手術患者作為樣本,分析了眼科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及規范化管理問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眼科手術患者作為樣本,以43例為一組,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組別。性別:實驗組女性25例,男性18例;對照組女性23例,男性20例。年齡:實驗組患者年齡19~56歲,平均年齡(54.24±10.9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55.09±11.26)歲。手術情況:實驗組患者白內障摘除術23例,眼科外傷手術10例,斜視矯正術10例;對照組患者白內障摘除術20例,眼科外傷手術9例,斜視矯正術1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情況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參與規范化管理。實驗組患者采取規范化管理及護理方法護理:①護理人員技能培訓。針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知識培訓,增強其對眼科手術護理專業知識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培養其法律意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確保護理整體水平提升[3]。②落實責任制,組成不同護理小組,每一小組民主選出負責人,對整個小組的護理情況負責,出現問題及時追究責任。小組與小組間互相監督,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與認真性,避免安全隱患出現。③改革醫療制度。在堅持衛計委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規定與要求的基礎上,綜合本院當前醫療現狀,改革傳統制度,提高制度的可行性。④加強對手術室護理的重視。于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做好護理工作。術前實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及焦慮情緒,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術中確保器械已消毒,嚴密觀察患者體征,提出應急措施,避免術中出現風險。術后從合理飲食、運動與給藥等角度入手,提高護理水平,降低安全隱患發生幾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情況與護理滿意度。安全隱患發生情況包括術中儀器無法正常工作(儀器隱患)、人工晶體度數核對錯誤(數據隱患)、血壓升高、術后感染四項指標。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四項指標。采用問卷方式調查,問卷共100分。非常滿意:90分及以上,比較滿意:79~9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以下。
1.4 統計學指標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數據,以P<0.05為準,判斷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安全隱患發生幾率 兩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幾率見附表1:觀察附表1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發生幾率為4.66%;對照組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發生幾率為13.95%。P<0.05,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幾率更低。
2.2 護理滿意度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見附表2。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67%;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6.04%。P<0.05,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

附表1 兩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幾率

附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規范化管理要求從更新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等角度入手,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在要求護理人員互相監督的基礎上,提高其工作積極性,針對專業護理技能以及法律知識等,對護理人員加以培訓,切實提高其護理水平[4]。此外,護理人員需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落實到工作中,站在患者的立場考慮問題,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見與人格,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以改善醫患關系,提高護理水平[5-8]。
本研究發現,將規范化管理用于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發生幾率(4.66%)更低,患者護理滿意度(97.67%)更高。
綜上所述,應將規范化管理用于眼科手術室護理中,以降低安全隱患發生幾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患者手術以及康復打造良好的環境,和諧醫患關系,改善醫院形象,確?;颊吣軌蚋斓目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