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臺山市婦幼保健院(529200)鄧蓉 李錦秀 余曉紅
在以往通常使用集體授課與單一操作訓練的方式對低年資護士實施在崗培訓,但這種方式的實際效果并不顯著[1]。使用何種方式開展此項工作,迅速提升護士的綜合性技能,直接關系到醫療服務質量和病患與家屬治療滿意度。2015年以來,我院對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護理人員實施了現場模擬演練培訓方式,取得顯著效果,現就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月,我院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實施在崗培訓工作。人數為30名,女性30例。年齡區間為20.5~28.4歲,平均年齡為(25.1±0.7)歲。中專14名,大專學歷者12名,本科4名。護理年限為0.6~5.0年,平均年限為(3.2±0.4)年。
1.2 方法
1.2.1 成立培訓小組 小組成員由兒科高年資護理人員,護士長,以及質量控制員組成,護士長負責監督工作,高年資護理人員負責任教。小組成員共計5名。
1.2.2 培訓方式
①理論知識教學:使用集體課程聯合小型講座的方式對低年資護士實施在崗培訓,以周為單位,傳授兒科常見突發事件處理方式的理論知識。實際內容包含:兒科常規化護理,急救護理,急救流程,意外事件處理等。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與臨床實際相互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為低年資護士展開培訓。②操作演示教學:我院依照《護理應急預案與處理流程》中相關操作規范[2],選擇其中涉及到兒科護理的項目視為應急預案演練內容。培訓小組成員對其中2~3個項目實施應急預案處理示范教學,在實施臨床教學的過程中,重點講述與演示考核知識點。護士長做好講解工作,在完成演示教學后,選擇2名學員當場練習,培訓者指出其中錯誤,強化低年資護士記憶。③模擬與演示應急方案:每個月進行3~5項訓練內容,培訓小組結合實際情況編撰模擬案例,后交給護士長審核,查看案例是否合乎護理規范,后小組成員和護士長一并討論,不斷完善案例,直至通過。依照院內制定的護理以及醫療原則,結合實際工作情景,各個病例內容包含患者入院處理、主訴、疾病史、出院注意要點等。在完成劇本編制后,指派學員分別扮演醫生、護理人員等角色。在10min之內迅速閱讀劇本內容并組織實施,確定角色負責項目,準備好有關器械,實施模擬演練。在此過程中,應保護好患兒的隱私和安全,結合模擬演練發展,護士對患兒展開臨床護理,規范既往護理行為。重視護患溝通,科室可以邀請科室主任和兒科醫生指導。在完成模擬演練之后,開始學員間互評互審,小組成員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一一列舉,組織學員討論,全面探究實際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中原因,一同制定出整改措施。進而提升低年資護士綜合業務能力。培訓工作時間為1年。
1.3 評價標準 對培訓前后學員考核情況加以對比 ①理論考試由小組成員組織并參加編寫試卷工作,組織考試。②操作技能考試,從所有培訓技能中,隨機選擇2項對成員展開考核。③綜合能力評價:在所有應急演練劇本中,抽取4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劇本編號,將所有參加培訓的學院分為4個小組,每組人數力求均等。小組成員和科室領導依照實際情況,對護士考核成績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利用SPSS20.0專業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并使用(±s)進行表示,當P<0.05時,說明相關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和培訓前相比,培訓后學員在綜合能力,基礎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得分顯著較高,組間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情見附表。
附表 實景模擬演練實施前后各項評分情況(分,±s)

附表 實景模擬演練實施前后各項評分情況(分,±s)
時間段 病例數 綜合能力 基礎操作水平 理論知識情況培訓前 30 81.3±2.5 81.1±4.6 55.6±5.1培訓后 30 89.4±3.5 92.3±5.7 80.6±8.7 T/4.71 6.33 5.69 P/<0.05 <0.05 <0.05
3.1 全面提升低年資護理人員急救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 相較而言,低年資護士臨床經驗少,在對患兒實施搶救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聽從醫生指揮后,再實施下一步操作,工作主觀性較差。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臨床救治效率造成影響。在實施實際搶救的過程內,積極發揮團隊協作意識相當重要。對低年資護士實施現場模擬訓練,經過定流程、定職責、定站位的方式,能夠全面提升護理人員職業素質,利于捋順護理思路,方便鍛煉與他人配合,提升搶救成功率[3]。
3.2 提升低年資護士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培訓小組在注重學員理論知識學習與考核的時候,也應當重視演練工作。在本實驗中,擇取實際臨床案例,可以加深學員對于該類型案例的認知程度,進展規律,護理重點和處理方式。在真正意義上做到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使用這種方法,可幫助學員在短時間內掌握兒科護理知識,在提升其職業敏感性,思維連貫性,疾病發展預見性等方面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3.3 強化護士專兒科技術操作水平 有文獻證實,護理不良導致的護患糾紛占到總數的50%以上。在演練實際案例的過程中,利用場景設計的方式,將實際工作中涉及到幾項技術進行操作:急救設備使用,專科技術操作。合理編排操作次序,使用這種方式不但能考核學院操作水平之外,也能夠了解其對于各類器械的掌握情況,在第一時間發現不足,并予以指導,可起到提升操作技術水準的效果。
3.4 提升和培養低年資護士溝通能力和心理抵抗力 使用實景模擬演練法,可依照學員實際情況實施仿真練習,再現工作場景。在進行實際演練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親身實地地感受到搶救氛圍,提升急救意識,理解護理工作所存在的風險,全面激發起學員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水平。提高護理人員在處于緊急情況下,自設處理問題和判斷其嚴重性質的水平。通過護患溝通工作,可提高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和識別風險水平,增加自身安全意識。
在本次實驗相關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和培訓前相比,培訓后學員在綜合能力,基礎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得分顯著較高,組間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兒科低年資護士,實施實景模擬演練,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綜合能力,豐富理論知識,加強實際操作水平,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