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臺灣在南太平洋的“友邦”正同時出現松動。18日,島內傳出與多米尼加關系亮紅燈的消息,臺“外交部次長”劉德立被爆正在趕去補救的路上。19日,臺灣又被另一個“友邦”尼加拉瓜擺了一道。中華臺北棒球隊為慶祝臺灣援贈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新棒球場啟用,18日清晨才抵達當地,結果卻傳出尼加拉瓜下令啟用典禮提前一天舉行,影響臺灣高層官員出席,引發新波折。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道,臺灣先后撥款兩次才竣工、總造價達20億元新臺幣的馬那瓜棒球場,原本預定20日由臺“外交部次長”劉德立與專程參加友誼賽的棒球隊,代表臺灣與尼加拉瓜各界共同見證球場落成啟用,并安排中華臺北棒球隊在當日下午及22日出賽。不料18日下午,當地大報《LaPrensa新聞報》獨家報道稱,尼總統奧爾特加夫人兼副總統羅薩里奧·穆里略宣布,落成典禮將提前一天在19日舉行。由羅薩里奧主持的官方新聞網站還宣布,球場將由奧爾特加夫婦與尼加拉瓜在國外成名的球員共同主持啟用儀式,新聞稿中只字未提捐助的臺灣當局。聯合新聞網說,臺“外交部次長”劉德立目前抵達多米尼加,挽救“邦交”危機,是否能提前趕往馬那瓜不得而知,由洛杉磯轉機抵達馬那瓜的棒球隊是否受邀參賽也未見提及。
臺“外交”部門極力否認。臺“外交部”19日回應稱,劉德立從來沒有前往尼加拉瓜的計劃,臺尼“邦誼”向來友好穩固,受邀參與棒球場開幕邀請賽亦為明證,同時臺棒球隊抵達尼國后受到高規格待遇,“對于穿鑿附會、混淆視聽、扭曲體育外交美意的報道,外交部深感遺憾”。率隊前往出賽的“中華棒協”理事長廖正井也稱,棒球隊受邀參與開幕賽與酒會,將正常出席。
國民黨政權1949年遷臺后,由于尼加拉瓜由反共的索摩查家族執政,因此雙方仍維持“外交關系”,但之前也曾經“斷交”。2016年,尼加拉瓜是臺第89大貿易伙伴。近年來,雙方關系一直不太穩定。聯合新聞網稱,尼加拉瓜前總統向臺灣強索的總統府落成時,競選中的奧爾特加就批評它是“向外乞討的國恥”,宣布當選后將新總統府改名為人民宮,并拒絕遷入,這也就是他迄今一直在自家辦公的原因。而奧爾特加放臺灣的鴿子,也早有先例可循。2009年馬英九首度訪問尼加拉瓜,與奧爾特加的會面被三度放鴿子,后來在時任臺灣“外長”歐鴻煉宣布不接受無理取鬧后才稍有改善。但次日,馬英九一行被安排參觀農產成就展時,車隊卻被卡在馬那瓜市長出殯車隊之后。馬英九卸任前出訪中美洲時,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掌控的國會拒絕為其安排演說,首都馬那瓜市只能在他參觀工藝品市場時贈送市鑰,隨后臺北再撥3600萬美元繼續棒球場工程才穩住“邦交”。
就連綠營內部也認為尼加拉瓜可能是巴拿馬之后跟臺“斷交”的“高危地區”。民進黨“立委”蔡適應點名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都是亟須鞏固邦交的國家”。親綠的《自由時報》稱,奧爾特加1985年執政時曾與臺灣“斷交”,1990年右翼取得政權后與臺灣恢復“邦交”,奧爾特加2007年再度執政后維持“邦交”至今。政治大學學者嚴震生提醒說,奧爾特加是左派出身,曾和大陸建交,而尼國試圖開鑿尼加拉瓜運河,大陸也有投資,“尼國可能考慮讓運河夢早點實現,轉向與中共建交”。他說,臺與中南美洲“友邦”的貿易不及鄰近的東南亞,當地僑胞也很少,“外交”形勢并不有利;而以巴拿馬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應該很在乎大陸在其“后院”滲透,但美國并沒有攔住,其他戰略地位不如巴拿馬重要的,“邦交”更是危險。▲
環球時報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