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棟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在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一個成功的經濟模式背后,一定有一個成功的政治模式。我們在欣賞中國經濟成功經驗的同時,也一定不要忘記導致這種成功的政治基礎??傮w來看,中國的政治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政治穩定性。政治穩定性包括政治文化穩定性和政治制度穩定性。從政治文化方面來看,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華文明可能不是最早的,但卻是少有歷經幾千年而不朽的文明。這既體現了中國人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本身也是中華文明政治文化優勢的最好體現。這一穩定性一方面為中國留下一塊相對穩定的國土,也留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政治文化穩定性為政治制度穩定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國的封建王朝時代,從秦朝開始創立,直到清朝結束,在多數歷史時期中,都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政治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既與蘇聯的政治體制有明顯區別,也與西方輪流坐莊的選舉政治體系有顯著差異。它是在中國文化傳統背景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這種制度既保障了中國政治制度走在符合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大方向上,又節約了政治成本,符合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國情。
更重要的是,這一政治制度穩定性,保障了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和實踐方面的先進性,時刻以先鋒隊的帶頭作用與領導作用體現出來。這樣才能保障中國的經濟發展,超越落后生產力所形成的落后思想,實現超前發展、跳躍式發展。這一狀況,使得中國的政治制度,與一些要么受制于民粹主義、要么受制于落后思想的所謂選舉政治制度相比,擁有很多優勢。
二是政策連續性。改革開放以來,已歷經近40年時間,中國始終堅持一個確定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即使中間經歷了一些重大國內外事件,尤其是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事件的嚴重沖擊,中國都沒有放棄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這一堅持有一定的政治風險。也正因為此,這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擔當、時代精神和使命感。并且,這種政策連續性并不是簡單地墨守成規,每一任黨和國家領導集體都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前提下,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也都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和應對。這才保障了改革開放的大局,也才開創了中國繁榮富強的新局面。
三是行政效率高。行政效率高是我國區別于很多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行政效率高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和組織優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是當今中國發展的關鍵,在政治和行政兩個方面都如此。它是我國中央與地方、不同部門之間協調與集中的最好、也是最高效的機制。二是中國幾千年的治理傳統。中國作為大一統的國家,具有作為龐大國家的治理傳統。幾千年來,中國人積累了很多優秀的治國理政經驗,惠澤當今。我國歷屆領導集體都非常注重古代治理經驗,并升華成自己的治理理論和實踐。
四是開放心態。中華民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具有極高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中國共產黨也是一個開放的黨,對一切有益的思想和知識都持開放的態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改革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都持開放的態度,在全世界尋找解決方案并進行改造與創新。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心胸寬廣,心中坦蕩,這才“無有而無不有”,“無為而無不為”,匯世界之智力、物力和財力,服務于中國夢的實現。▲
(作者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環球時報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