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據國家癌癥中心、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完成的《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顯示,中國2015年估計新增430萬癌癥病例,癌癥的死亡病例超過280萬。我國的癌癥譜近年來也有一定變化,在發展中國家常見的肝癌、胃癌、食管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持續不降的情況下,直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發達國家常見的癌癥又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在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腫瘤專業)主任、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主任醫師,對6類“癌之最”作出詳細解讀。
肺癌:殺傷力“最”大的腫瘤
肺癌是全球第一大惡性腫瘤,之所以是“殺傷力最大的腫瘤”,就是因為它通常很難早期被發現。一旦出現明顯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胸痛、氣短等癥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屬中晚期。在肺癌所有誘因中,煙草被認為是最“囂張”的因素。此外,大氣污染、辦公環境污染、房屋裝修污染等各種因素也是引發肺癌不可忽略的因素。
常規體檢時,許多人往往以為X線檢查沒發現問題就可以高枕無憂,但實際上,等X線真正發現腫瘤的時候,腫瘤已經長得很大。發達國家早就推出肺癌的早期診斷計劃,用低劑量的胸部CT來取代X線檢查。因此,肺癌高危人群平時的常規體檢如果沒有發現問題,也不要太大意,還是應該選擇胸部CT檢查,這樣更有利于肺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
胃癌:胃鏡檢查“最”受重視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區,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暴飲暴食、喜食干硬燙食和生冷食品、進食快、三餐不定時、生氣進食等不良飲食方式和習慣都可能成為胃癌發生的誘因。有胃息肉,特別是息肉為寬蒂的;做過胃部手術;有疣狀性胃炎的;飲食良好,營養均衡卻又莫名貧血等,都是高危因素,要定期進行復查。
了解家族疾病風險,特別是對惡性胃癌的易感性,尤其發現上腹部疼痛、食欲減退、胃部悶脹、嘔酸、消瘦等一些胃癌早期報警信號,要立即到醫院檢查。胃潰瘍人群平時就應該定期做專項檢查。胃癌高發人群則應重視電子胃鏡檢查。長期便秘或有腸道息肉的患者,應每年行1次電子腸鏡檢查。對懼怕胃腸鏡檢查的患者,可以行基礎麻醉,在無痛情況下一次完成電子胃鏡與電子腸鏡檢查。
肝癌:“最”恐怖的癌中之王
肝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稱號,定期體檢預防肝癌尤為重要。特別是中青年男性,如有肝炎病毒感染史、肝癌家族史或身處肝癌高發地域等,更要提高警惕,最好每3~6個月做1次彩超篩查,每年至少做1次甲胎蛋白檢查,可以發現早期腫瘤。
肝癌的發病與乙肝病毒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預防乙肝病毒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易感人群及未感染人群均需注射,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可大大降低患乙肝的概率,也就能起到防肝硬化、肝癌的目的。
乳腺癌:平時自檢“最”便捷
乳腺癌家族史、有良性腫塊、年齡較大等高危人群,應每隔1年至1年半,做1次乳腺專科的規范查體和B超檢查。18~30歲的女性也應每2~3年檢查1次。
自檢是最便捷的一種乳腺癌檢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面對鏡子,仔細觀察乳房的形狀、表面的膚色、有無凹陷、乳頭有無分泌物等。
2.雙臂叉腰,再抬起,分別再查看一次上面的內容。
3.張開五指,用指腹掂掂乳房,檢查是否有腫塊。
4.并攏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在乳房上滑動,以畫圈的方式先從內側滑動到外側,再從外側滑動到內側。
5.仰躺,將一個坐墊墊在一側胸部的下面,然后移動四指指腹,檢查有無腫塊。
6.把四指放到腋下,檢查有無腫塊。稍用力抓乳暈,檢查有無溢液。
前列腺癌:簡單方法“最”有效
目前,中國人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呈明顯上升趨勢。“逮住”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檢查方法是做直腸指檢、PSA檢測、超聲檢查等簡單項目。4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應進行1次前列腺檢查,如沒有問題,之后可一兩年檢查1次。超聲檢查是目前最常規的前列腺癌篩查方法,但如想更精確,可做PSA檢測。不過,由于其他一些前列腺疾病比如良性增生、炎癥也會影響到血液指標,因此發現PSA異常之后并不能確診是癌,必須借助影像學檢查手段如超聲、磁共振,明確癌灶是否的確存在及其大小和侵犯范圍。
兒童腫瘤:篩查“最”急迫
兒童不是癌癥的天然免疫者,小兒腫瘤的發生率近年以每5年5%的速度上升,其中55%~60%為惡性腫瘤,早發現、早診治仍是第一手段。
兒童不僅會患癌癥,而且各年齡段包括新生兒期都可能患癌癥,可能發病的部位也包括全身的各個系統。先天遺傳、環境污染、輻射污染、生物污染是小兒腫瘤的主要根源,但大多數小兒惡性腫瘤,屬于先天性和胚胎性惡性腫瘤,即父母生育時或母親懷孕時患有某些疾病,或長期受到某些化學物品、電離放射輻射、服用某些激素或其他藥品所導致。
兒童腫瘤篩查,通常會結合一些早期的癥狀,這樣的檢測率更高。若家族有腫瘤遺傳史,孩子出生后,父母要多摸摸孩子身體的相應部位,發現有腫塊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