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涵
主持人語:媒體融合發展是新聞媒體的革命,也是新聞教育所面臨的革命。新聞傳播事業在中國已成為連接新聞信息產業和以高科技為特征的傳播技術產業的橋梁,不僅有其經濟效益,而且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刻改變著傳媒行業的發展格局,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迅猛發展,超高清、3D、高幀率、巨幕技術發展迅速,分眾化、社交化、移動化、視頻化加快普及,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AI)廣泛應用,4G時代方興未艾,5G網絡指日可待。這些新技術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帶動著各個行業邁向高速發展的新軌道,如在新聞教育行業,實現了新媒體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在生態傳播方面,不斷構建著新的生態城市形象,推動著生態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本期“傳媒大講壇”立足以上研究主題,刊發幾篇相關文章。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柳林教授等的文章《武漢文明城市公益招貼中的圖形設計》,將城市標志性建筑和傳統手工藝所涵蓋的指代性意義糅合在一起,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傳統手工藝也借以新的形式實現傳播與發展;綿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楊祖恩教授則選擇傳媒教育為研究重點,文章《構建三級實踐教學體系、夯實應用型人才基礎——以綿陽師范學院為例》剖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對人才的知識和技能需求發生變化,新聞教育要做到銳意改革,跟時代步伐進行改革,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強化實踐能力訓練、增強新聞專業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人才是發展的有力保障,縱觀我國傳媒教育,近幾年也取得了較快發展,如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培養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思維和理論素養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在傳媒類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新媒體素養、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重,這些都是促進我國傳媒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本刊將進一步探討相關話題,以期為推動我國傳媒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參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