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才+孫嫄嫄+徐兆萬
【摘要】 目的 對臨床中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60例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保守治療, 實驗組患者給予臨床全椎板切除術手術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后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29/30), 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24/3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發現, 實驗組患者的優良率9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22/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中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 效果穩定, 能夠對患者該病癥方面的功能障礙及腰疼痛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癥;全椎板切除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4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在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椎間盤自身解剖及外力等作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因腰椎間盤中的軟骨板、纖維環、髓核等組織尤其是髓核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 從而導致患者的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并且髓核組織在其后方或椎管內從損壞處脫出的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1-4]。該病的臨床主要病癥表現為患者有放射性疼痛、腰部疼痛及相鄰脊神經根受到壓迫刺激等[5-7]。該病在臨床中以中老年為主要易感人群, 近年來通過臨床數據發現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影響[8-10]。目前在臨床中對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進行。本次研究針對本院2015年
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取得了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患者中男35例, 女25例;年齡60~77歲, 平均年齡(67.4±3.2)歲;病程0.1~17.0年, 平均病程(5.1±2.7)年。所有患者均于臨床行腰椎CT或核磁共振(MRI)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呈現不同程度的疼痛, 部分患者還伴有椎體后緣骨質增生腰椎滑落、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及放射性疼痛等癥狀。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性保守治療, 治療內容包括針對患者的疼痛部位對其進行推拿按摩、針灸拔罐并配合中藥中的熏蒸牽引及足底按摩等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改善。實驗組患者給予臨床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內容為對患者取俯臥位, 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根據每例患者的病情及情況行腰椎全椎板切除術、雙側半椎板開窗、半椎板切除術及椎管潛行擴大術。在手術中進行常規咬除椎板間黃韌帶、上下位椎板緣, 對患者的突出髓核及鈣化后椎間盤進行清除, 對椎管進行壓力釋放, 對神經內外進行清除, 對椎管壓力進行釋放, 解除神經根部壓力。待手術完成后放置負壓引流管對患者進行常規抗生素感染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 3. 1 療效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痊愈:患者腰腿疼痛完全消失, 患者下肢神經功能正常, 能夠正常行走, 能夠進行直腿抬高;顯效:患者腰腿疼痛明顯緩解, 患者下肢神經功能存在輕微障礙, 下肢能夠伸直, 能夠較順利的進行直腿抬高;有效:患者的腰腿疼痛得到改善, 下肢神經功能有所緩解, 患者下肢在輔助下能夠伸直, 較難進行直腿抬高;無效:患者腰腿疼痛無緩解甚至有加重現象, 下肢神經功能障礙嚴重, 不能進行伸直及直腿抬高。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3. 2 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 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測定中每項答案分值為0~5分, 患者的分值越高, 說明患者的功能障礙越嚴重。該評分表的內容主要有疼痛強度、步行等
9個項目。該指數評定方法在臨床實際應用過程中, 應先分別對各個評分項目評分, 然后再將各個評分項目所得分值相加, 即為最終評定得分, 總分為45分。得分與總分的百分比即為最終評定結果, 優≤25.0%, 25.1%≤良≤50.0%, 50.1%≤中≤75.0%, 75.1%≤差≤10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痊愈12例, 顯效9例, 有效8例, 無效1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29/30);對照組患者痊愈10例,
顯效8例, 有效6例, 無效6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
(24/3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發現, 實驗組患者優15例, 良13例, 中1例, 差1例, 優良率為93.3%(28/30);對照組患者優12例, 良10例, 中5例, 差3例, 優良率為73.3%(22/30),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在臨床中以中老年為主要易感人群, 近年來通過臨床數據發現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影響。目前在臨床中對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2種方式進行。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在臨床中手術治療方法日趨成熟[11-14]。endprint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29/30), 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
(24/3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發現, 實驗組患者的優良率9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22/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臨床中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 效果穩定, 能夠對患者該病癥方面的功能障礙及腰疼痛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段俊虎.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7):96-97.
[2] 聶文亮. 手術治療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15例報告.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 2009, 11(16):78.
[3] 要艷普.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11):97.
[4] 陳一鳴, 湯偉忠, 趙慶, 等.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中醫正骨, 2003, 15(11):24-25.
[5] 張福華. 手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 臨床醫學, 2015(7):107-108.
[6] 張在青, 徐兆萬, 王春雷, 等.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當代醫學, 2011, 17(7):9-10.
[7] 黃善武.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健康之路, 2013, 12(10):9-10.
[8] 李松峰. 手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114-115.
[9] 陳宇, 關威. 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椎管狹窄的手術治療體會.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07, 24(3):303.
[10] 黃炳罡. 手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處方藥, 2014(6):85-86.
[11] 駱雷鋒. 腰椎間盤突出癥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探討. 中國現代醫生, 2009, 47(14):128-129.
[12] 馮慶義. 腰椎間盤突出癥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探討. 中國醫藥導刊, 2009, 11(6):906-907.
[13] 張國剛. 腰椎間盤突出癥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探討. 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6(19):2496-2497.
[14] 張立強.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 河北醫藥, 2014(3):367-369.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