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禎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的缺陷,為語文教學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信息技術應用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必能規范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信息技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97
教育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項目,它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參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了一項關鍵因素,它為教學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了信息技術的參與,文學的魅力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得以彰顯。但事物存在兩面性,在利用信息技術收集信息、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多媒體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也會存在著某些缺點。針對這些缺點,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修正。
一、建立正確的師生關系
(一)師生關系定位存在的問題:教師的主導地位淡化
當前所能使用的信息搜索引擎種類很多,操作也極為方便,這就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信息,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他們也能獨立尋找答案,在這種獨立、自主的學習狀態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就會逐漸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不再是由教師一個人控制,而是逐漸將使用權轉移到學生身上。
在設計課件、整理信息時,為了節約時間,有些教師會將網絡搜索所得的信息進行一番堆砌后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難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主題,反而接受了大量的“垃圾”,為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負擔。有些教師讓學生自己去網絡上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無法很好地扮演自身的角色,教師引導者、教育者的作用也無法發揮。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可能使學生沉溺在網絡之中,最終產生厭學情緒。
(二)應采取的對策:做好主導,正確引導
初中生的心智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恰當的引導,那種放任學生不管的做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極為不智的。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適當的監督來驗證自己的教學成果,并且,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
二、合理利用學習資源
(一)學生對搜索引擎過度依賴
當前有一句話在學生之中流傳很廣,那就是“有問題找度娘”,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遇到了問題,都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找到想要的答案,學生思維靈活,他們在寫作業的時候也會經常想到這條“捷徑”。語文這門學科的綜合性比較強,語文知識所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利用網絡確實能搜集到豐富的信息,也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學生的思維發展卻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應采取的對策:拓寬語文學習渠道
當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了偏差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學生的思想意識方面進行糾正和引導,使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明白語文學習的途徑很多,不能單純地依靠互聯網,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語文,發現文字所具有的無窮魅力。雖然互聯網里有很豐富的內容,但是它只能作為我們學習的輔助,只有自身語文能力的提高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不能因為互聯網而忽視課本。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語文的影子,在大自然中感受語文的魅力。以《敕勒歌》為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句話就能夠看出古人體會到了大自然中的壯麗景色,也能讓人感受到牧民生活的悠閑、歡樂。只要教師引導學生走近自然,認真觀察,使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相信他們也都能“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因此,要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避免學生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唯一的學習方式。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一)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想象力與再創造力造成了很大的束縛
信息技術能夠將視頻、音頻、文本融于一身,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徜徉在語言文字所打造的瑰麗世界中,多元素的融合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了解知識,透過活潑、有趣的形式去挖掘知識的本質。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也不能忽視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它的呈現方式是以畫面為主的,學生所能做的就是被動接受,一味地吸收前人的創造成果,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很不利的,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激發,創造性思維就難以發展,他們的再創造力也會受到限制。
(二)應采取的對策:適量使用信息技術
想象是語文本身所具備的魅力,經典名著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這些作品能夠使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從頭腦中構建一個個個性化的場景,每個人在閱讀中都會形成獨特的自我理解,這是其他形式的閱讀難以達到的。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不能將語文當作純粹的知識點教給學生,而是要幫助學生更好地領略語文的魅力,進而引導學生進行二次創作。在選取素材時,教師要適量使用信息技術,為課堂留白,使學生的想象有更為廣闊的空間。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結合具體問題找到相對應的策略,予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只要教師能夠合理地引導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就一定能幫助學生發現一個全新的語文天地,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戴曉娥.整合視野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M].中國電化教育,2015(3).
[2] 石義堂.關于深化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M].中國電化教育研究,2009(6).
[3] 王倩.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S1).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