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顏瑜章+羅如蘭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區慢性病(慢病)管理中實施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86例慢性病患者, 按數字法分為參考組與實驗組, 各43例。參考組應用常規干預, 實驗組采取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以及干預后的滿意度情況。結果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均較低,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實驗組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滿意度為95.35%, 高于參考組的81.4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社區慢病管理中實施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可以滿足患者身心需求, 促進醫護、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進而有效提高社區慢病管理質量, 適合推廣。
【關鍵詞】 醫護聯合慢性病門診模式;社區慢性病管理;臨床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115
近些年, 人們對護理治療等臨床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 如何有效完善社區慢病管理體系, 落實社區慢病管理工作, 給予患者多方面、多層次的社區衛生服務已成為臨床醫學界亟需解決的問題[1-4]。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的提出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它為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區護理、治療的內涵[2, 5]。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在社區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將86例慢性病患者分成了兩組進行研究,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門診收治的86例慢性病患者(門診治療)作為觀察對象, 將其按數字法分為參考組與實驗組, 各43例。參考組中女15例, 男28例;年齡35~86歲, 平均年齡(53.83±10.72)歲;其中有18例患者病程4~10年, 25例患者病程>10年。實驗組中女16例, 男27例;年齡36~86歲, 平均年齡(54.85±10.38)歲;其中, 有19例患者病程4~10年, 24例患者病程在>1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考組 進行常規干預, 內容包括常規檢查、用藥管理和日常護理等。
1. 2. 2 實驗組 實施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 方法如下:①醫生詢問檢查患者病情狀況, 讓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常規檢查;醫生根據體檢結果為患者制定符合其自身體質狀況的治療方案, 而后護理人員依據醫囑和用藥方案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 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 如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等。a.健康教育:為患者詳細講解其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 包括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護理治療方法等, 以消除患者的困惑, 糾正其認識盲區。b.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病程長, 容易出現悲觀、消極等心理情緒, 護理人員需及時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勵, 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c.用藥指導:告知患者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讓患者按時、按量服藥, 配合護理、治療。②護理人員認真填寫、補充、錄入患者個人信息, 完善患者電子檔案, 以為再次就診提供準確的數據資料。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狀況以及干預后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分析。治療依從性狀況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滿分60分)進行評估, 分為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3個等級。評分50~60分為依從;評分30~49分為部分依從;評分低于30分為不依從。滿意度狀況采用分制為100分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定, 分數越低表示滿意度越差。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狀況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1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實驗組的總滿意度為95.35%, 高于參考組的81.4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門診是醫療服務的最要場所, 它將患者與醫護人員緊密聯系[6]。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在社區慢病管理中的有效開展, 將可以更好地促進患者病情改善, 進而加速患者的疾病康復速度。醫護聯合是一種醫生與護士的組合模式, 在門診醫生的指導之下, 護士可以根據醫囑而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符合其自身發展的護理方案, 繼而使患者配合護理治療[3]。常規干預由于門診患者過多, 醫生只能按患者的檢測結果給予患者大體上的講解說明, 而護理人員由于未能及時了解患者的檢測結果, 于是可能會導致護理工作與醫生指導內容不統一的不良現象出現, 繼而造成患者不信任醫護人員, 不配合護理治療等, 而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則較好地規避了此類不良事件的發生。在社區管理中實施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 患者的各項指標狀況可以直接經由現場檢測得出, 進而可以更直觀表達出來, 而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預以及用藥指導時, 已經對患者的病情狀況、個人體質狀況等進行了充分的了解[7], 因此, 護理人員可以為醫生提供有利的治療信息, 其內容包括患者意愿、各項體質指標參數、病情變化趨勢等。醫生可根據護理人員的反饋信息再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修改, 進而提出新的治療方法, 而后護理人員再以調整后的治療方案對患者展開疾病康復指導, 通過以上醫護組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治療, 可以使個體化干預更快速、高效。本文研究中, 實驗組的總滿意度為95.35%, 高于參考組的81.4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社區慢病管理中實施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 可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濤. 當前社區慢病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8):33-34.
[2] 李蕙, 屠艷梅, 王秋池. 醫護聯合門診對心內科患者進行慢病管理的研究. 護理與康復, 2015, 14(7):673-674.
[3] 周祝紅. 醫護聯合慢病門診模式在社區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探討.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6):207-208.
[4] 王麗, 常利杰, 吳浩, 等. 北京方莊醫護“一對一”綁定式社區護士參與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16, 19(30):3722-3725.
[5] 王甦平, 黃耀庭, 鮑勇. 醫護組合模式在社區高血壓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健康產業論壇暨第五次全國健康管理學學術會議. 2013:647-648.
[6] 鐘素亞, 張明君, 俞旭明, 等. 醫護合作診療模式在社區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 護理與康復, 2014, 13(8):800-802.
[7] 徐宜. 醫療聯合體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社區管理效果的影響. 上海醫藥, 2012(14):17-18.
[收稿日期:2017-0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