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濤 陳盈泰 邵晨亮
氣囊面罩通氣聯合氣管插管治療急診心肺復蘇的臨床療效分析
張金濤 陳盈泰 邵晨亮
目的 分析氣囊面罩通氣聯合氣管插管治療急診心肺復蘇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96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急診心肺復蘇患者,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隨機等分為對照組(n=48)和治療組(n=48),對照組給予常規氣囊面罩通氣,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氣管插管進行治療,對比其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后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及平均動脈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氣囊面罩通氣+氣管插管的聯合應用在急診心肺復蘇中效果較佳,提高了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改善了生命體征。
氣囊面罩通氣;氣管插管;急診;心肺復蘇;臨床療效
急診科屬于臨床科室中的對外窗口的特殊科室,也是極危重癥患者進行救治的第一站,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1]。心肺復蘇主要是指通過一系列的規范化操作流程來不斷的恢復患者的自主呼吸、心跳及意識神智,從而搶救患者的生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2]。本文主要針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給予氣囊面罩通氣+氣管插管的聯合應用的療效進行研究,希望為臨床提供借鑒。
研究時間為2015年2月—2017年1月,研究對象為96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急診心肺復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n=48)和治療組(n=48),治療組患者男性:女性=28:20,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9.0±6.8)歲,平均呼吸心跳驟停時間(8.06±3.27)min;對照組患者男性:女性=27:21,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9.5±7.5)歲,平均呼吸心跳驟停時間(8.11±3.25)min。病因:原發性腦血管疾病25例、肺心病22例、電擊傷15例、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20例、急性中毒14例。對比上述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所有患者均給予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治療,包括基礎生命支持(暢通呼吸道、人工呼吸、建立循環、心臟除顫)及高級生命支持。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要檢查患者意識、呼吸、脈搏及心跳,5~10 s后,確定為心臟驟停后再開始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給予患者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深度大于5 cm,按壓頻率>100次/min,并開放氣道,后給予呼吸氣囊,且呼吸與按壓比為30:2,開放氣道。對照組給予氣囊面罩通氣,頻率20次/min;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應用氣管插管輔助呼吸治療,行氣管插管后,需暫停50~100 s來判斷是否插入氣管。同時在此期間給予電除顫,并迅速的建立靜脈通道,及時給予去甲腎上腺素及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使用心電監護儀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等[3]。
觀察各組患者經搶救治療后生命體征的恢復情況,并統計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復蘇成功標準:患者意識有所恢復,口唇及面色發紺等癥狀基本消失,存在不規律或規律的自主呼吸,血氧飽和度大于90%,竇性心律恢復,血壓也逐漸上升至正常范圍(90/60 mmHg)[4]。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版本計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及平均動脈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心臟驟停屬于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危重疾病,主要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后引發的自身循環停止。臨床中誘發心臟驟停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電擊、急性中毒、溺水以及創傷等。心臟驟停后,若在短時間內不及時治療,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伴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5]。因此,在臨床搶救治療的過程中,要爭分奪秒。心臟驟停主要以急診心肺復蘇進行搶救治療,是搶救呼吸心跳驟停的暫時人工呼吸循環支持,目的是贏得搶救時間。據有關研究報道顯示,臨床上心肺復蘇的搶救時間<4 min ,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可以達到43%~53%,若>10 min,則患者生存率較低。在5~7 min內的急救治療時間,被國際列為公認黃金時間。主要由于患者心跳呼吸驟停后的4~6 min,可使患者的腦組織出現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因此,當心臟驟停3~4 min時,可在保障現場環境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開展心肺復蘇[6]。
急診心肺復蘇治療的主要過程包括暢通呼吸道、人工呼吸、建立循環以及除顫,其中早期建立人工氣道,保證通氣順暢,可增加氧氣的敏感性,對增加復蘇成功率以及提升存活率等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7]。氣囊面罩通氣屬于臨床搶救通氣最簡單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搶救成功率,但由于患者在治療中,存在嘔吐以及其他分泌物,影響通氣效果[8]。氣管插管輔助開放氣道呼吸治療,是臨床研究者首選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保障通氣[9]。由于影響院前心肺復蘇成功率的因素較為復雜,在臨床上應該不斷地給予規范化的操作流程,提高氣管插管技能。在本文研究中,給予兩種通氣方式聯合治療后,其搶救復蘇成功率為45.83%,高于對照組的22.91%,最終存活率為33.33%,高于對照組的10.41%,同時也穩定了生命體征。
綜上所述,氣囊面罩通氣+氣管插管的聯合應用在急診心肺復蘇中效果較佳,提高了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改善了生命體征。
表1 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恢復

表1 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恢復
組別 例數(n) 血氧飽和度(%) 平均動脈壓(mmHg)治療組 48 84.25±10.65 71.5±11.6對照組 48 43.58±8.64 35.6±10.5 t值 - 20.581 15.896 P值 - <0.05 <0.05

表2 復蘇成功率及最終存活率統計[n/%]
[1] 陳鐵權,黃剛,王文澤. 氣囊面罩聯合插管在急診心肺復蘇中的效果觀察 [J]. 當代醫學,2015,21(4):37-38.
[2] 蘇童. 不同通氣方式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影響分析[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2):1301-1302.
[3] 陳文彬. 兩種不同通氣方法在緊急心肺復蘇中的效果比較[J]. 河北醫學,2011,17(10):1284-1287.
[4] 魯基永,米忠友. 面罩通氣聯合氣管插管急診搶救老年呼吸心搏驟停患者的效果觀察[J]. 醫學綜述,2016,22(14):2872-2873.
[5] 陳侯君. 不同通氣方式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5):18-19.
[6] 張國新. 不同通氣方式對急診心肺復蘇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1):53-54.
[7] 錢麗萍,張琨,王龍. 專職化院前急救對心肺復蘇成功率的影響 [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141-142.
[8] 王剛,程晉霜,周玲艷,等. 持續面罩-氣囊通氣在心肺復蘇中價值的探討[J].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3,8(1):43-44.
[9] 姜志宇. 心跳驟停患者心肺復蘇的治療護理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3):227-229.
Clinical Analysis of Balloon Mask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or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ZHANG Jintao CHEN Yingtai SHAO Chenliang Emergency Department,Dachang Hospital of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Shanghai 2019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alloon mask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MethodsFrom Febr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96 case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of study, and were approved by the medical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hospital.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8) and treatment group (n=48).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balloon mask ventil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n this basi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The recovery success rate and final survival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alloon mask ventilation and trachea intubation is better in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which improves the recovery success rate and final survival rate, and improves vital signs.
balloon mask ventilation; trachea intubation; emergency;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linical efficacy
R459
A
1674-9316(2017)21-003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1.017
上海市寶山區大場醫院急診科,上海 2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