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泉,林愛琴*,胡建平,賈寶輝,王亞軍
(1.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2.河南省胸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3.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醫患微信群在COPD患者院外后續治療中的應用
張洪泉1,林愛琴1*,胡建平2,賈寶輝1,王亞軍3
(1.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2.河南省胸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3.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觀察醫患微信群在COPD出院患者院外后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20例COPD出院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出院流程,出院前進行出院指導;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醫患微信群進行院外后續指導治療。比較3個月后兩組患者CAT評分、COP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及醫療滿意度評分。結果 研究組CAT各項指標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COP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及醫療服務滿意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 通過醫患微信群,可以提高COPD患者院外生活質量,降低再次住院和并發癥的發生率。
COPD;后續治療;微信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特征是氣流持續受限,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1]。近年來研究發現[2],COPD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免疫功能受損,往往需要吸入氣管擴張藥物或口服藥物治療,一旦出院,院外醫囑不能很好地執行,主要表現為不能按時用藥、未按時減藥減量、減量過快,造成病情反復,增加再住院的風險。院外后續治療指的是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院外指導,包括病情的控制、用藥的調整及相關注意事項等,是住院治療的有效延續,是疾病整體治療的一部分,可以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院外后續治療越來越被醫務工作者所重視。通過建立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微信群進行實時交流,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匯報如下。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河南省胸科醫院住院、自愿參加本研究的COPD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2007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3]COPD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兩個月內應用免疫抑制劑、增強劑及糖皮質激素者,嚴重心、肝、腎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者。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給予出院前指導,主要包括院外注意事項、院外藥物的使用等。研究組在常規出院指導的基礎上使用醫患微信群進行院外后續指導治療,操作流程如下。
1.2.1 組建醫患微信群后續治療團隊 選擇呼吸科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熟悉微信操作、有較強溝通能力的5名醫務人員參與此項研究,其中住院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主任醫師1名,全程負責微信群管理及解答患者院外遇到的問題。患者出院前,團隊將自制的聯系卡免費發放給患者,內容包括醫患微信群號、科室電話。要求每一名研究組患者及其家屬加入微信群,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使用微信群的方法[4],并創建患者檔案,內容包括姓名、性別、電話號碼、住院診斷、治療用藥情況、院外需要繼續用藥情況等,以方便院外后續治療。
1.2.2 醫患微信群院外后續服務措施(1)患者或患者家屬如有疑問,可在醫患微信群以文字、語音或視頻方式提出,由值班醫師解答,保證患者院外出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解答,以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2)醫務人員負責定期將COPD發病誘因、原因及治療用藥等知識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發布到微信群,使患者在第一時間接收到COPD各方面的知識內容及注意事項;(3)醫務人員每晚19:30到22:30進行集中在線答疑,如COPD患者的院外用藥問題、劑量的增減、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保證每位患者的問題及時得到解答,特殊情況下,比如氣溫驟降、季節變化等,發布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等信息,避免增加發病幾率;(4)對問題較多的患者進行個體教育,一對一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時解決患者的困難;(5)第一周的周三和周日由醫務人員一對一與患者進行微信溝通,保證所有患者均有效參與此項活動,了解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以后每周日進行一次一對一微信溝通,確保COPD研究組的每一名患者有效參與活動。
出院3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采用CAT問卷(COPD評估測試問卷),從咳嗽、咳痰、胸悶、氣喘、從事一般家務活動、外出活動、睡眠和精力8個方面評價患者院外生活質量及精神狀態,患者根據院外實際情況對各指標打分,每個指標得分范圍0~5分,總分范圍0~4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差,得分越低則表明生活質量越好[5]。通過使用自制的COPD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滿分100分。通過自制的醫療服務滿意程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調研,內容包括對目前疾病狀況是否滿意、對醫療服務是否滿意、對提供的出院后指導是否滿意、對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是否滿意、對所提問題解答是否滿意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越滿意。
調查顯示,研究組COP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COP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COP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P人數6 0 6 0-C O P D知識知曉程度評分9 5.1 7±6.4 3 7 0.3 5±8.4 9<0.0 1
調查顯示,研究組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比較(±s,分)
?
調查顯示,研究組CAT各項指標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CAT得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CAT得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P人數咳嗽睡眠精力6 0 6 0-9.9±1.1 1 4.0±2.2<0.0 5咳痰8.0±5.4 1 3.6±5.6<0.0 5胸悶1 2.8±6.8 1 8.8±6.4<0.0 5氣喘1 5.2±0.3 6 2 0.6±0.6 3<0.0 5從事一般家務活動6.9±1.6 1 0.1±2.7<0.0 5外出活動1 0.7±1.1 2 1.0±3.9<0.0 5 1 1.7±3.1 1 9.7±1.9<0.0 5 1 2.8±3.7 1 7.7±3.9<0.0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統一種常見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COPD的發病率為8.2%[6],治療難度大,預后差,病情容易出現加重、反復。患者往往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出院后治療依從性下降,增加了住院次數和經濟負擔。隨著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的生活質量逐步降低。COPD是目前引起病殘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院外后續治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COPD知識的知曉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研究組患者通過醫患微信群定期發布的信息獲得關于COPD的知識,隨著其對COPD發生、加重原因的了解,患者對院外注意事項、院外治療的依從性相應提高,減少了COPD院外急性加重發作的次數,并發癥亦減少。表3顯示,研究組患者CAT各項指標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研究組生活質量較高,達到了院外后續治療的目的。患者出院后,通過微信群互動,醫務人員在每日固定時間進行健康指導,增強了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改善了患者的遵醫行為,減少了患者對醫務人員的誤解,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對問題較多或有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行個體教育,及時解決患者困難和困惑,避免了傷醫等極端事件的發生。表2顯示,研究組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
COPD患者年齡偏大,病情重,機體抵抗力差,出院后病情易反復、加重,再次住院現象比較常見。根據本次調查研究可知,應用醫患微信群進行院外后續治療,實施起來簡單方便,操作性強,可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增強患者院外服藥的自律性,減少因停藥、減量不當,甚至氣溫、季節變化等因素所致的病情急性加重、再住院的幾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了醫患關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程玲.胸腔置管引流聯合腔內連續藥物注射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療效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30(2):128-129.
[2]紀穎,安曉杰,鄧趕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時病人營養狀態及免疫功能分析[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6,38(1):61-64.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3):254-266.
[4]劉美嬌,辛延.微信群聊在白血病出院患者院外延續護理中的作用[J].現代醫學,2016,44(1):121-124.
[5]楊曉紅,冷秋平.COPD評估測試與GOLD分級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3):530-532.
[6]沈蕓,唐神結,孫華,等.肺結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及意義[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3(1):53-55.
R195
B
1671-1246(2017)20-0114-03
(*通訊作者:林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