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所謂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指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那段十幾年的時間。由于特殊的歷史機緣,香港電影人的創造力可以說是“肆無忌憚”,不同題材內容的嘗試使得香港電影在類型片的細分片種上增添了很多“異型”,“梟雄片”無疑是其中特別亮眼的一類。1991年,由麥當雄監制的《跛豪》一舉拿下金像獎最佳影片,被視為梟雄片集大成者,同年出品的《雷洛傳》也為這個類型打開了市場。
區別于著力展現黑社會火拼、動不動為了義氣砍人的黑幫片,梟雄片在題材演繹上顯然更為嚴肅。作為特殊歷史背景下誕生的特殊類型電影,梟雄片大多以黑幫及白道大佬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吳錫豪(跛豪)、呂樂(雷洛)、李洛夫、陳志超,包括大眾耳熟能詳的青幫大佬杜月笙等,都被香港電影人拍成了梟雄電影。因為這些人物的經歷富有傳奇性和時代性,因此梟雄片也在一段時間內受到觀眾和市場的關注。
如今,距離梟雄片標桿之作《跛豪》已誕生26年。這期間,隨著香港電影市場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新型題材不斷涌現,梟雄片作為特殊題材的異型片種,在香港電影史上留下一抹色彩后,終歸于寂靜無聲。當大家以為梟雄片徹底成為歷史記憶的時候,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甄子丹、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追龍》登陸國內院線。
《追龍》是歷史感氛圍營造很出色的梟雄電影,其以跛豪、雷洛二人的人生經歷為藍本,講述他們如何從底層起家,逐漸成長、聯手、猜忌、復合,攪動時代浪潮的故事。
導演對于《追龍》的定位就是原汁原味香港梟雄片,無論是服化道、美術、音樂、音響,還是后期調色,都在遵循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極力還原老港片的韻味。觀眾可以在《追龍》中重溫很多老港片中熟悉的場景和架構。
嚴格意義上來說,《追龍》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因其無論結構還是風格都極具作者性:各種意象鏡頭搭配紀實美學風格,兩相結合之下使得影片的鏡頭語言十分豐富,幾處插曲式段落的剪輯運用造成的故事割裂感,反倒襯托出歷史背景的動蕩,忠實還原了梟雄片本質上的歷史厚重感。有人說王晶這些年導演功力退化,可《追龍》證明他依舊寶刀未老,甚至有了進一步的突破。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看完《追龍》后的感受,那只能是“震撼”。
梟雄片是異型題材,它誕生于歷史的必然,自然也具備歷史的局限性。梟雄片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即便是《追龍》也無可挽回。但《追龍》之于行業的意義遠不僅止于喚醒回憶。經歷了近20年的沉寂,近年來,香港電影人在困惑、反思后,終于開始轉向嘗試,一些帶有傳統港式血統的影片次第誕生,并越來越多獲得叫好和賣座,這說明觀眾記憶中的港式類型片并沒有過時。越來越多此類影片也預示著一股港式復古的風潮正在逐漸成型,也許一場懷舊風暴即將席卷整個行業。《追龍》的市場反響會直接影響到這股風潮的走向,結果如何,還要拭目以待。endprint